2024年5月25日下午,由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学概论》出版座谈会”成功举行。
《中国经济学概论》一书作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洪银兴,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总裁、“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主编陈昕,南开大学讲习教授、原副校长逄锦聚等专家学者在会上作精彩发言。
洪银兴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经济学概论》的写作基础和过程。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努力,《中国经济学概论》的写作基于洪银兴教授的长期积累。一是他承担的相关课题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基础上的深化研究;二是基于他主持入选国家教材局规划的《中国发展经济学》编写的进一步研究成果;三是基于多年来给博士生、硕士生讲授“中国经济分析”课程,教学相长的积累。
洪银兴教授表示,这本书主要强调问题导向,要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针对这几“问”的,都是抓住“国之大者”最重要的问题。就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而言,本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发展经济学为主,也涉及其他分支。书中所研究的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涉及五个维度,即制度分析、经济运行分析、经济发展分析、经济发展动力分析、经济安全分析。
洪银兴教授还指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本书的书名中,在“中国经济学”后面写一个“概论”,意味着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许多问题仅仅是提出来了,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完成。深入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时,模型不能代替现实经济问题,因为中国的经济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中强调的,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格致出版社社长范蔚文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国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洪银兴教授基于中国国情和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以雄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功底,因应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时代需求,提炼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提供了学术研究的示范和引领。《中国经济学概论》是洪银兴教授在“当代经济学文库”中的第三部著作。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当代经济学文库”,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见证实录,而且造就了一代中国经济学家。进入新时代,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当代经济学文库”责无旁贷的新使命。
围绕洪银兴教授《中国经济学概论》一书的出版和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会专家们作了精彩的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学概论》非常鲜明体现了从观察中国的事实出发,把握典型事实作为基本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概括基本范畴,阐释这些范畴的内在联系,得到一些基本的判断,形成一个系统的学说。这种方法得值得提倡,值得我们在建构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以及其他学科研究方面作进一步实践、进一步运用,它符合学科道理,符合学科逻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总裁、“当代经济学文库”主编陈昕表示,洪银兴教授的这本新著值得称道之处在于:一是基于《资本论》的,借鉴西方经济学的,面向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实际的,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的,在把这几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创新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二是搭建了一个中国经济学的叙述框架和结构。三是从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国情、阶段和任务出发,把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融合起来,由此突出了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特色。四是问题导向。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杨瑞龙教授表示,洪银兴教授对中国经济学是有一盘棋、一套框架的。有了大框架之后,洪银兴教授按照他的研究的次序、重点进行研究,《中国经济学概论》正是基于这样的积累。洪银兴教授的根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他又具备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所以他的研究是有显著开放性的。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学概论》站到世界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前沿,尝试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科学方法。
《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张宇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学领域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条件,进行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但在理论性、科学性上还要花很大功夫。洪银兴教授和他的《中国经济学概论》在这方面带了头。
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桂田教授指出,《中国经济学概论》严格基于中国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事实,来提炼中国经济学。尽管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但是一看就是中国的。第二,自成体系。在《中国经济学概论》这本著作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学这个体系可以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