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迈向深空,建设家园 无论人类如何发展,我们都离不开农业,除非人类哪天舍弃肉身,将意识与机器融合。农业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当我们到达其他星球后,也需要发展农业。在科幻电影《太空旅客》里,由于机器故障提前醒来的太空旅行者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巨大的航天器里种树养花,几十年后,两人已经去世,但是此时醒来的几千名星际旅客惊讶地发现,太空舱并非只是冷冰冰的朋克风格,而是树木繁茂、流水潺潺,如同他们的地球故乡。广义地说,目前的载人飞船也是一个简单的受控生态生保系统,但这个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不完整,无法自己制造氧气和食物,需要不断地从地面获取供给。
2016年6月17日,深圳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唐永康、仝飞舟、罗杰、吴世云4名志愿者走进了一个模拟舱,舱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关闭,他们将在里面生活180天。在这180天里,除了开始的一段时间食物由舱外供应,在后面的时间里他们必须自己栽培作物、制作食品,自给自足。他们所栽种的作物有25种,包括小麦、马铃薯、甘薯等粮食作物,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生菜、苋菜、小白菜等蔬菜作物,草莓、樱桃、番茄等水果,铁皮石斛、辣木等功能植物。这次试验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和评估维持航天员生活的生态生保系统,为建立太空基地和发展太空农业进行探索。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当我们来到外星,我们开始只能生活在一个新的摇篮里,而且这个摇篮将散发着浓郁的地球气息。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里,宇宙飞船的人类船长与叛变的航天器智能机器人搏斗,机器人说现在地球环境还恶劣,人类不能回去,只有待在航天器里继续在太空游荡才能生存。船长愤怒地说:我不但要生存,我更要生活。对远征太空的人类来说,在能够适应那里的环境之前,首先要保障生存,因此仍然需要躲在我们制造的“仓鼠球”或者“玻璃罐”里,这样更为安全。但是逐步地,人类会开始改造环境,让自己可以开始享受异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