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全揭秘!一纸万金的小众收藏

什么是“善本”?
版本学的善本概念是什么?
古书的真伪如何鉴别?
价值如何判定?
艺术美感如何欣赏?
让我们跟随著名版本学家陈先行
走进“古籍善本”的世界~




《古籍善本》(修订版)
陈先行 著
定价:480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0.8


书名题字:傅熹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

一百多种珍稀古籍善本  
近三百幅全彩高清书影  
两年修订 全新面世  


作者简介
    陈先行 1951年12月生于上海。1973年入职上海图书馆,从顾廷龙、潘景郑先生习版本、金石之学。长期司事古籍编目与版本鉴定。曾为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日本国文学研究资料馆访问学者。编著(包括与人合作)有《中国古籍稿抄校本图录》《打开金匮石室之门——古籍善本》《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中文古籍善本书志》《明清稿抄校本鉴定》《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图录》《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辑录附版本考》等。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

内容简介
    作者积三十余年古籍善本研究的丰富经验、深厚功力和研究心得,精选最能代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门类的珍稀古籍善本一百多种,以个案解析的方式,通过丝丝入扣的解剖分析,告诉你古书的真伪如何鉴别,价值如何判定,艺术美感如何欣赏。不仅可使读者获取丰富的古籍善本收藏、鉴赏的知识,同时也解答了收藏爱好者们实战中所遇到的许多难题。

    作者耗时两年,精心修订,主要修订以下几方面:
    一是补充了十八年来作者对于版本学的新认识、新见解,并对所收品种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助于鉴定版本的品种,使本书更加实用;
    二是纠正了初版时的讹误;
    三是鉴于辨识字体在鉴定版本时的重要作用,特地增加了相应的内容;
    四是针对当前某些典型的版本鉴定错误,增加了相应品种或文字进行重点揭示。

玄笈秘囊  芸香馥郁
——古籍善本漫话
陈先行

    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大小小的拍卖公司雨后春笋般地相继成立,伴随着每次拍卖活动,总有几家公司举办“古籍善本”专场,而那些破旧的线装书居然能卖大价钱!于是人们一下子感兴趣了,有的回家翻箱倒柜,搜索有无祖传之物;有的四处寻觅冷摊,希冀有所发现。此刻,哪怕获得片叶败纸,也是奉若宝贝,至于是否善本,因为仍在知识的“初级阶段”,多数人自然是不大懂的。但是,人们毕竟知道收集与保护古籍了,市场经济起的作用真是大得可以。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上海图书馆在2000年春季花重金从美国买回翁同龢五世收藏的那批善本了,五百多册古书,竟然值四百五十万美金,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使得家喻户晓,实在是挺诱人的。自那时起,图书馆古籍部可更热闹了,不断有人或打电话咨询,或上门求教,“什么是善本?我这部书是善本吗?值多少钱?”有些人甚至专乘火车或飞机从外埠赶来委托鉴定,尽管拿来的有些书连火车票、飞机票也不值,但这份热情是令人感动的,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时代面貌的一种反映——爱护古籍真是深入人心了。于是我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为他们做些有关普及版本知识工作的想法,使他们能入其门而自觉地始终保持这份热情,并能影响后人。因为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广大民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将来想必亦是不可或缺的。

    究竟什么是“善本”呢?许多专业人士都作过诠释,但说法不尽相同,主要是对古人关于“善本”的说法存在认知差异。

    “善本”这个名词出现在雕版印刷开始兴盛的宋代。宋人眼中的善本,主要指文字正确与内容完整的本子,并不涉及版本的文物价值。岂止是宋人,元人的“善本”观大率亦是如此。如元延佑六年(1319)陈良弼《通鉴纪事本末序》云:“节斋患严陵本字小且讹,于是精加雠校,易为大字,刊版而家藏之,凡四千五百面,可谓为天下之善本也。”因此,宋元人所讲的善本属于校勘学范畴,与后来版本学讲的善本概念是有差异的。

    那么,版本学的善本概念又是什么呢?就是指不仅具有文献价值,而且具有文物价值的版本,尤其重在文物价值。这样说,有些学问家恐怕接受不了,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在这里有必要先简略谈一下版本学的形成与发展,以便进一步了解“善本”含义的嬗变。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