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于18日晚9点在上海展览中心落下帷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举办的第17届上海书展,可谓“别开生面”。 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绝大多数书展取消、延期或转至线上。上海书展如期举办,成为今年首个举办的有规模、有影响的实体书展。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出版行业恢复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追求,体现了上海出版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凸显了大家对于上海城市治理能力和市民文明素养的充分信心。 今年的上海书展,在顺应发展趋势、转型升级为“融合型书展”的进程中跨出了一大步。既有首次扩容到2.6万平方米的上海展览中心主会场、150个本地和全国各大城市的实体分会场,展销10余万种精选图书,举办700多场线下活动;又有15个网络平台构建而成的“上海书展线上朋友圈”和各参展单位自行搭建或牵手合作的上百个大小平台,展销图书的品种数倍于线下,举办的线上阅读活动数量则直追现场。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因此增强,触及的读者规模因此增大,影响力有效提升。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17日,书展圈内圈外相关页面总量破亿(1.14亿次),线上活动观看量破610万次达(611.37万次)。“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线上平台访问量达到55.58万次,成为市民读者了解书展信息的首选。 上海书展的线上销售和互动较为活跃。2020上海书展指定三家线上图书销售平台及华师大社、复旦社、交大社、同济社、华理社、中福会社等主要沪上高校、社科文出版社线上销售实洋为1728.58万元。华师大出版社携“大夏直播团”入场,实施线下线上双品牌策略;悦悦图书在展会现场打造7×12直播带货图书销售模式,活动场次总计93场;樊登读书直播在线观看人次约238万人次、实洋约112万元;世纪天猫直播间联手樊登读书,8月12日19:00-21:00在抖音和快手观看人数总计达40万人,产生码洋超过60万元。 此外,上海图书馆牵头、全市公共图书馆积极,实现书展现场馆配采购图书22234册,码洋148.5万元。 虽受限流影响,书展主会场入场读者数量仅为去年的1/3,但从销售数据看,入场读者人均消费同比增长了约23%。这表明,更好的观展体验,带来了更愉悦的选书心情、更从容的试读状态,增加了找到好书的机率。一、安全第一,以服务的柔度对冲防疫的硬度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上海书展把读者和参展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对防疫作出精细部署,更严格落实。如首次扩展主会场展场面积,减少展架和进场图书、拓宽通道,把尽量多的空间给予读者。往年展架密密麻麻、恨不得见缝插针的主会场,这一次终于有了“留白”,也惊喜地展现出这座经典建筑的一些细节之美;又如首次大比例线上售票、提前实名预约,以限流保证人员密度在安全线以下;又如“大消毒”和“小消毒”相结合,首次划出日场与夜场之间的一小时用于场内防疫消毒,同时展厅内每两小时循环消毒。还实行了细致精准的防控举措,如 “全程佩戴口罩”等友情提示标语牌、保持间距警示地贴、现场安全巡查和设置临时隔离室,等等。这些刚性的防疫要求和措施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些不便,但得到了充分理解和支持。 本届书展也努力以服务的柔度对冲防疫的硬度。书展志愿者热情周到的引导、咨询、提示等服务得到读者肯定,被亲切地称为“小甜橙”;第一次出现在现场的母婴室和一如既往的快递、寄存等便民服务,都大受读者欢迎。 特别要感谢书展志愿者。今年,如果不算日、夜场开场前因提早到达而需等候的时间,读者进场一般只要五分钟,经常更快。顶着高温热浪排队的长龙消失了。但在上海展览中心进场口的人行道上,还是有一些人从早到晚轮流守在那儿,一声声提示、一次次答疑、一回回相助,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艰辛奉献,换来了本届书展被一再提及的“前所未有的良好体验”!读者对他们的称呼从“小橙子”升级为“小甜橙”,实至名归。二、主题图书热销,有效传播正能量 上海书展是弘扬主流价值、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今年书展,以“书香润泽人民城市”为主题的序馆雕塑,依然是读者最热衷的书展打卡地。新近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图书,在序馆重点展示。主题出版馆集中展销“四史”学习教育、“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抗疫事迹”等主题出版物。 首次亮相实体书展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书展热销,受到读者好评,创下了领导人著作书展销售的可喜业绩,仅8月16日一天在上海书展就收到订单1000多册;截至8月17日,在上海书展己售出8000多册。新出版的《习近平在福州》同样吸引了众多读者捧读、购买。今天下午,书展还将压轴举办“以人民为中心——2020主题出版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