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传千年仍色彩鲜艳的古画,究竟与自然界中的矿石有着什么样的神秘联系?恢弘壮丽的金碧山水图卷,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诞生在画家笔下的?
2020年8月13日晚,“走进名画世界”主题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世纪出版馆东阳光篷拉开帷幕。上海市民办未来科技学校一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郝飞老师带领上海书展现场的小朋友们走进名画世界,解读色彩奥秘,并亲自动手绘制属于自己的“名画”。
中国画按照题材一般可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这次活动聚焦的是山水画中的金碧山水。郝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画作《千里江山图》。它是北京故宫的镇馆之宝,也是金碧山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北宋画院的画师王希孟,他在创作这幅旷世巨作时年仅十八岁。
郝老师引导现场的小朋友观察画中色彩,找出了画中的三种主要颜色:青色、绿色和金色。自然界中的青金石、孔雀石等矿石就与这些颜料的制备密不可分。郝老师简要介绍了古人制作中国画颜料的方法:将矿石研磨过筛,再加入动物的骨胶和在一起。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颜料所上色的画作,能够在很久之后颜色依然鲜亮。
随后,郝老师指导小朋友一起绘制金碧山水。绘制时,先铺一遍赭石的颜色,用皴法来皴出山石的纹路,再根据山石纹路的变化,来为它染上石青和石绿的颜色。在我社出版的“名画中的科学”丛书中还配有二维码,读者扫一扫就能看视频了解金碧山水的绘制过程。
一幅幅富丽堂皇而又充满童趣的金碧山水就这样诞生了!
相关图书介绍

名画中的科学(6册) [中国台湾]小牛顿科学教育有限公司 编著 定价:318.00元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