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后定稿的讲稿是以各个不同的主线为中心的,从而并没有以一种固定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论述故事的情节,因此,故事与解说所起的作用便可以是按照塞万提斯小说的章节提出关于小说的连贯一致的看法,中间插入讲稿正文中所没有的纳博科夫的说明和分析。因此,这一部分必须被看作是本书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不仅仅是为了要了解纳博科夫对于《堂吉诃德》作为一部艺术作品的整体看法,而且也是为了一个更为平常的目的,即提醒后世的读者想起在纳博科夫的讲稿中只是点到为止的这些故事情节。人们不妨希望本书的故事梗概不会影响还未读过《堂吉诃德》的读者,他们将受本讲稿的激励,继而作为世界伟大文学的新经验去阅读这部小说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