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雪》的写作和出版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1942年是日军侵华战争的第六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二年。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历尽艰辛,奋起抗击侵略者。此时,美军已经开始大规模轰炸日本,日本国内形势也极度紧张,军部穷凶极恶地强化法西斯统治,尤其对媒体和作家严加控制,强令他们鼓动战争,讴歌所谓的“大东亚圣战”。在高压政策下,有些作家掷笔赋闲,或者被迫走上前线,而谷崎则坚决予以抵制,坚持走自己的路。1942年开始写作他一生中篇幅最长也是艺术水平最高的《细雪》。翌年初,在日本最大的综合性杂志《中央公论》上连载了《细雪》中相亲、看花赏月等章节,由此激怒了法西斯当局,从第三期起便遭到封杀。但是,丧失发表机会的谷崎在兵荒马乱中依然笔耕不辍,于1944年上半年完成上卷,并无视当局禁令,自费出版两百册分赠亲友。此后在更加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四处藏匿中写完中、下两卷,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勇气和毅力。日本战败后不久,三卷本《细雪》全部问世,受到各国文坛好评。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说,《细雪》不仅是谷崎个人作品中的高峰之作,也是整个昭和文坛的优秀代表作之一。法国文学家萨特盛赞这部作品是“现代日本文学的最高杰作”。 《细雪》是一部描述日本中产阶级青年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风俗小说。讲述了大阪的富豪莳冈家族四姐妹的生活故事。故事围绕着二女儿幸子夫妇为操办三女儿雪子和四女儿妙子的婚恋为主要情节展开,最后以雪子相亲成功结束。 自私平庸的大女儿鹤子和入赘女婿辰雄作为长房继承家业。鹤子长年守在家中相夫教子,因经营不善,辰雄不得不卖掉店铺,重新做回银行职员。活泼热情、乐于助人的二女儿幸子和诚直厚道、从事会计业务的贞之助婚后独立门户住在芦屋,夫妇俩一年到头为雪子和妙子的婚事操碎了心。雪子和妙子由于和长房夫妇性情不合,一直住在幸子夫妇家。四姐妹中最漂亮的雪子温柔贤惠、知书达理,但性格内向,是个具有日本式古典美的女性。她为人处世有主见、有洞察力,然而在婚姻大事上受传统观念束缚,总是委曲求全听凭别人摆布,一次次相亲均因家庭、财产、性情等原因告吹。光阴荏苒,雪子从妙龄少女变成了年过三十的老姑娘。幸子和妙子陪同雪子与从美国学成归来的贵族后代御牧见面,结果双方满意,雪子总算觅到了如意郎君。妙子的婚事也令全家头痛。俊俏的妙子性格开朗、聪明能干,在为人处世和婚姻问题上同雪子相反,她主张女性自强自立,亲自开办布娃娃厂、筹办西服店,还业余学习舞蹈。妙子敢于打破门第观念,坚持自由择偶。曾和一个富商子弟订婚,当发现对方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后,便毅然脱离关系,而和一个在洪水中救过自己的平民摄影师板仓私订终身,板仓不幸病故。继而和一名调酒师相爱,并未婚先孕。妙子的表现在上流社会看来是大逆不道、败坏门风的行为,为此曾一度被逐出家门。后来又和家人言归于好,并同调酒师正式结为夫妻,过着平凡的生活。 小说把雪子描绘成纯洁美好的日本女性典范加以颂扬,把妙子视为不安分守己、有损门风的女性予以贬斥,而其实二者都是门第观念的牺牲品。值得一提的是,妙子自强自立、自由恋爱的主张恰恰符合了时代潮流的发展,这或许是作者始料未及之处吧。 小说采用以情为主、情与景、情与事交融的写实主义手法,成功塑造了以雪子为首的众多人物形象。作者善于选择和安排情节,真实生动地表现了这些人的思想感情和独特命运。人物对话采用大阪方言,别具特色。河畔捕萤以及洪水泛滥等情节的刻画精彩动人,仿佛将一幅栩栩如生的生活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美的享受。小说对京阪一带的风土人情、重大社会事件也作了真实细致的描写。 这部构思宏大、文笔优雅、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巨作充分显示了“谷崎美学”的价值和艺术风格,现已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各国读者喜爱的作品。《细雪》展示出了日本文学独有的韵味,堪称日本现代文学名著之一。 周祥仑 2007年2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