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心眼看着生物灭绝该怎么办?——《大灭绝时代》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在《第六次大灭绝》一书中说:“金蛙走路缓慢而悠闲,看起来就像是努力想要走直线的醉汉。它们的腿纤细而修长,它们的眼睛非常深邃,放佛是在警觉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虽然听起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愚蠢,但我还是要说,它们看起来很有智慧。”就是这种看上去很智慧的两栖类动物,由于壶菌的扩散而面临着灭绝,为了拯救它们,科学家只好它们关在了水箱里,它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回归自然了。

    今天,世界上最为濒危的动物纲就是两栖动物。其他物种的灭绝速率也在接近两栖动物的水平。据估计,全部筑礁珊瑚虫物种的三分之一、全部淡水软体动物的三分之一、鲨鱼和鳐鱼物种的三分之一、全部哺乳动物物种的四分之一、全部爬行动物物种的五分之一,以及全部鸟类的六分之一,都在走向各自的灭亡。“历史上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成因包括小行星撞地球、冰川的作用等。而目前人类的活动正在造成第六次大灭绝。

    爪哇犀牛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动物之一,只剩下不到50头。这部分是因为盗猎者盗得的犀牛角,每公斤在黑市上可以卖到超过4.5万美元的价格。近年犀牛角成为高端派对中的药粉而受到追捧。在东南亚的夜店里,犀牛粉像可卡因一样被人吸食。

    大海雀是一种不会飞的大鸟,最繁盛的时候,数量可能多达数百万,然后人们把它们用作鱼饵、填充床垫的羽毛、当作燃料,最后一对大海雀1844年被杀死在埃尔德岩上。

    生活在夏威夷毛伊岛上的黑脸蜜雀是一种小胖鸟,长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奶油色的胸膛,被称为”世界上样貌不算浮夸的鸟类之中最美丽的。“2004年,圣迭戈动物园和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对这种蜜雀实施了最后的救助努力。在此后一两年内,它就彻底灭绝了。”

    对于有着迷人魅力的巨大哺乳动物,人类往往能感受到一种深切而近乎神秘的联系,这就是为什么各地的动物园愿意投入许多资源,展示犀牛、熊猫以及大猩猩。但最巨大、最凶猛、最奇怪的动物最近都消失了。

    这些都是科尔伯特在《第六次大灭绝》一书中描述的令人感到遗憾的情形。你也许没有消费象牙和犀牛角,但是当你开车或乘坐飞机,对全球变暖有贡献,你也就是生物灭绝的凶手之一。

    但她也介绍了一些正面形象——主要是她接触的那些可爱的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的气象学家肯·卡尔代拉在从事科学研究之前,是华尔街的一位软件开发人员。他的客户之一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他为他们开发了一个可以侦测内幕交易的软件。这个程序达到了设计目的,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卡尔代拉开始感觉到纽约证交所对于抓住内幕交易并无兴趣。于是,他决定换个工作。

    美国鸟类学家科恩-哈夫特在巴西的热带雨林里研究鸟类,他能靠鸣叫声鉴别出雨林中所有的鸟类。据官方统计,在亚马孙地区生活着约1300种鸟类,但科恩-哈夫特认为实际还要多得多。清晨是听鸟鸣的最佳时间。哈夫特随身带了一个iPod和一个微型音箱,iPod里面存放了数百种不同鸟鸣声的录音。有时,如果他听到一只鸟的叫声却找不到它在哪儿,他就会播放这种鸟的叫声,希望引它现身。在丛林里待上一整天,可能会听到150种鸟的叫声,却只能看见其中10只。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一位长笛手演奏前的试音。

    为了繁育濒危物种,辛辛那提动物园的特丽·罗思会把她的胳膊伸入一头苏门答腊犀牛的直肠内,给它做超声检查;在乌鸦的交配季节,圣迭戈动物园的芭芭拉·达兰特会给一只雄性夏威夷乌鸦打飞机,每周三次,坚持五个月,希望能够给雌鸟人工授精。

    在80年代中期,加州神鹫的数量减少到22只。为了拯救这个物种,野生动物学家使用秃鹫玩偶来抚育加州神鹫的雏鸟。为了教它们不吃垃圾,科学家们给垃圾通上电,给它们一个温和的电击警示。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这部《第六次大灭绝》获得了今年的普利策非虚构写作奖,以前的获奖作品包括贾雷德的《枪炮、细菌和钢铁》(1998年),爱德华·威尔逊的《蚂蚁》(1991年)。它击败了今年另一部被提名的作品《野心时代》,作者是《纽约客》前驻华记者欧逸文。

    颁奖词说,《第六次大灭绝》作为“一场自然大探险,迫使读者去思考人类行为对我们这个具有惊人多样性的世界造成的威胁”。《第六次大灭绝》的简体版中文版已经上市,书名被改为《大灭绝时代》。

    《第六次大灭绝》也是《纽约时报》2014年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当时环保意见领袖、美国前总统戈尔给《纽约时报》写了一篇很长、很不环保、很枯燥的书评。相对来说,比尔·盖茨的推荐语更有吸引力,他说:“跟许多谈及环保的作者不同,科尔伯特并不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她只是通过一些令人难忘的奇闻异事,简单地陈列事实。这本书虽然冷静严肃,但读起来相当迷人,信息量很大。”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