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图书市场为何冷热不均

    出版最新外国作品有一定市场风险 出版社存在“不识货”现象

  翻译水平不高甚至粗制滥造 图书翻译稿费偏低

  读者对外国文学书籍需求出现变化

  青睐翻译质量与作家知名度双高作品

  2014年10月9日,瑞典文学院公布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名单,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荣获这一殊荣。消息传出,莫迪亚诺的文学作品一时洛阳纸贵,国内读者纷纷通过当当网、亚马逊等网站订购其作品,在国内的各大书店,莫迪亚诺的作品也被纷纷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在天津图书大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莫迪亚诺的作品《缓刑》《地平线》也被放在了书店最醒目的位置。销售人员介绍,自从莫迪亚诺获奖消息公布后,几乎每天都有读者前来询问、购买其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受到这样的热捧已经是很多年没有出现过的现象了。

  读者洪国斌是一名文学爱好者,特别对于法国文学情有独钟,他说:“我是70后,我们这一代人受法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很深。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读得最多的是傅雷先生翻译的法国文学作品。近年来,对于国外的翻译作品读得比较少了,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引起我兴趣的作品,虽然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出版了不少,但是想要找到一些从原著到翻译都很优秀的作品却很难。”洪国斌觉得,有时觉得不错的作品,读了几十页之后发现作品的质量差强人意,有的作品装帧精美,价格也不菲,但名不副实,内容水平达不到读者的要求。一些出版社只注重出版图书的包装,而忽略了对内容的要求,要不就是重复出版文学名著,要不就把目光放在一些畅销图书上,至于具有文学价值的高品质外国文学作品,则很少见到。

  “如果说没有吸引读者的高水平外国文学翻译作品,这种说法肯定是有些片面,其实很多出版社也一直把翻译出版高水平的外国文学作品当做重要的工作,不过读者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需求出现了变化,这也让出版社的编辑感到头疼。”从事图书策划工作的编辑小于说。在小于看来,外国文学翻译作品有着相当大的读者基础,从出版社的角度来看,出版最新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一些在国外比较知名的作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可是在国内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出版这类作家的作品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再比如,新作家作品在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媒体配合宣传,很多媒体虽然开辟了读书版面,但版面容量有限,编辑往往会主推热点畅销作品,这也使得一些国外翻译作品难以打开知名度。”

  除此之外,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也是影响读者的重要原因。文学翻译是文学作品出版的重要环节,译者对于作品的理解程度,译者的文学功底,都对文学作品能否取悦读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学翻译是一件清苦的工作,一部成功的文学翻译作品对于译者有着很高的要求,作为文学编辑,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外语工作者能够加入到文学翻译队伍,从而让更多的优秀翻译作品出现在图书市场上。”编辑小于说。

  莫迪亚诺中译版出炉始末

  优秀的作品需要编译并重

  “能够编辑一本让文学爱好者都喜欢的书是每个出版编辑的愿望,外国文学作品编辑也不例外。”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黄雅琴说。黄雅琴是莫迪亚诺的作品《缓刑》和《地平线》的编辑,谈及确定选题并出版莫迪亚诺作品的过程,黄雅琴仍很兴奋。她说,在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当晚,她正在家吃晚饭,有朋友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消息后,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到在网上确认了这个事实以后,她的心情“就好像中了彩票一样”。

  黄雅琴在大学学习的是法语专业,大学毕业后,她来到译文出版社做了一名法语文学编辑。她觉得,让更多经典的外国翻译文学走进读者中间,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有好的作品。“选择好作品要考验编辑的水平,出版社的水平,更多的是要考验翻译的水平。”她说。

  谈及莫迪亚诺的作品出版过程时黄雅琴说,2010年莫迪亚诺在法国出版了他最新的小说《地平线》,同年他获得了一个类似终身成就奖的“西蒙娜和奇诺·杜尔卡基金会之世界奖”。当时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策划编辑龚容觉得他的书还是值得一做的,于是就和责任编辑黄雅琴沟通,希望由她来做这个选题的编辑工作。在这个想法提出之后,也有人表示质疑,认为莫迪亚诺在中国的名气和村上春树、杜拉斯、昆德拉等人相比差得太多。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莫迪亚诺是法国文坛无法回避的一个作家(龚古尔奖、法兰西学院大奖双料得主)。在国内的文学爱好者中间,每每提及莫迪亚诺,大家也喜欢和王小波一起谈起,因为当年王小波对莫迪亚诺十分崇拜。在向出版社领导做选题报告时,她还特别注明,“他可能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