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将彻底接受母亲已死这一事实”

    梦是生活的海市蜃楼。久别的人能重逢,要走的人能暂留,就怕醒,而梦醒偏偏都发生在做梦人欲求更多的瞬间。梦空间巨大,任人的创造力随性发挥,只要你日有所思。然而白日拼命想要得到的东西或想要实现的情境,梦中却也未必能理所当然地实现,梦不全然是醒的补集。在止庵所著《惜别》一书中,有长达24页的附录,编入了作者的母亲去世后,作者记下的与母亲同在的梦境。其中有一个梦境的文字记录只有一句话:“夜里梦见开始写关于母亲的书了。”(275页)读到此处,我的心里忽然有了一种白日做梦的感觉。读《惜别》这本非常特别的书,犹如旁观别人做梦,而造梦人提笔记下了做梦这件事,被我看到,真是像连环套一般奇妙。梦最终要醒,现实无情,时间正大步流星奔向未来,依依惜别的人,自梦醒之时起,宣告不再相见。从全书中情深意切的文字看来,作者止庵并不全然想从思念母亲的梦中醒来,但却早已做好了醒的准备。白纸黑字,作为将醒未醒的呢喃,也作为大梦长存的见证。

    追忆母亲有很多种方式,持久、深入、全面的追忆也会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因为情感深厚细腻,也因为存有遗憾愧疚,追忆变得极为多元立体。起初是送走母亲,在母亲病故的时候,借助适应生死两分的过程,讨论死对生的剥夺;随即是回忆母亲,在母亲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时,复读甚至研究母亲的日记和书信,从极多细微的角度重新了解母亲,复原母子关系的全貌,确认生存、生活的价值;之后是逐渐变得沉重的回忆,从母亲的癌症复发开始,以母亲日记和书信中谈及自己、亲人和环境的文字为标尺,伴随母亲一起再经历一次与死的对抗,结清生死相抵过程中的遗憾与满足;最后是追思母亲,在母亲离开人世之后,印刻母亲生活的痕迹,挽留母亲气息和精神的存在,把死逐渐收纳到生当中,依凭母亲对子女的情感影响,弥合死者与生者之间的断面。这样细致绵长的追忆方式,邀我们来边读边见证,其实是一件残酷的事情。然而,我们也因此有幸看到了一家人、一对母子的生活细节,为一位老人的音容笑貌、才识情趣而沉醉。

    作者止庵忆母的素材是日记和书信。在一个家庭里,日记和书信甚至便条都是最普通的文字记录,看似没什么特别的信息,但在人与人交流极尽简化的当代,字纸已经变得十分宝贵,何况作者母亲和作者本人的日记都非常连续,一日一日的记录连接起来能形成非常完整的氛围,足以还原母亲的生活,这在《惜别》的第二部分《曾经存在》中呈现得淋漓尽致。从母亲的日记和书信中可以看出,巨蟹座的老太太心思细腻,对待亲人非常温柔,凡事都会先替他人考虑,事后也会思考自己的不足。母亲对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重视并不完全是性格使然,她自幼经历的生活和教育以及此后几十年的洗礼也影响巨大。刚读本书不久时,读者可能会觉得,书中动辄大段摘抄母亲日记和书信,写得却只是普通的坐公交车、逛商场、搬家装修、拾掇花草等琐事,有多大意义呢?其实,这些段落并不是简单的摘抄转录,作者通过对母亲日记的“文献研究”,重新构建复原了母亲在世时的生活状态,把她与亲友、家园、物件、喜好乃至看过的书、电影等艺术作品的关系统统归位,这是多么庄重浩大的追思仪式!母亲逛华润超市纵然不如逛华盛顿更值得纪念,但平凡的文字更显出工具般的力量,连接了日常与思想,留下了特定时刻的痕迹,更成为离去的人曾经存在的证明,亦是留给后人的独一无二的礼物。

    第三部分《在死者》是全书读来最为煎熬的部分,这一段回放了作者和母亲共同经历生死之交的过程,可谓完整版的生离死别。从母亲刚刚出现癌症复发的症状开始,母子二人都意识到死正在降临,母亲开始成为“在死者”,不可逆转的“在死”自此吞噬了“生”。然而,人往往是在这样的生死斗争白热化阶段,才意识到生之可贵、脆弱和复杂。向死而生,人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反抗”,母亲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定要创造奇迹”,然而残酷的现实不可逆,“我得了痼疾”(180页)。漫长的“在死”是由一点点地向死夺回生的时光而构成的,哪怕只是徒劳,这段不服气的时光也会显得密度很大,比健康时的每一天都厚重几倍。作者在回忆中自责没能更早发现母亲的病情,错过了提早医治的时机,以至于无法治愈,使“在死”变得不可抗拒;因为没能提早帮助母亲实现种种愿望,使“在死”状态的生活幸福感被大大削弱。大概所有逝者的亲友,都有过同样的自责,都一样无法释怀。作者写道:“随着母亲去世愈来愈久,在我的印象里,她最后的病与死的一应细节渐渐淡薄了,而此前与健康的她一起相处的各种情景却时时清晰地浮现出来。”于是,书中大段摘抄了母亲确诊后写下的日记,直到她无法再动笔时为止。这些日记片段与前章不同,无论写就诊取药、待客、整理物品、回忆往事,“在死”之事都挥之不去,即便不在文字中提到,也好像浅浅地印在纸背。母亲把一生的遗憾和眷恋都写在了死之上,对小家庭、大时代都作出了最后的交代。不能补偿母亲受到的亏欠,不能分担母亲曾经面临的抉择之难,成为作者无以言说的痛苦。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