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卫平在《商业文化精神与当代童年形象塑造:兼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革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了商业文化与当代中国儿童文学艺术变革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经历了基础性的艺术话语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商业文化话语的影响不容忽视。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城市生活题材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童年形象塑造越来越显示出商业文化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在儿童文学中童年形象的“日常化”、“肉身化”和“成人化”趋向。这类童年形象是对于传统儿童文学童年美学的一次积极和意义重大的解放,但它还有待于转化为对当代社会童年命运的更为深刻的思考。他的《童年时光的魅影——评陆梅长篇儿童小说〈格子的时光书〉》(《南方文坛》2013年第6期),在解读陆梅长篇儿童小说新作《格子的时光书》的叙事艺术的同时,也探讨了长篇儿童小说的艺术发展问题,对当下的长篇小说创作尤其富有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