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社正在试图构建图书销售全新渠道模式。该社与湖南浪翔文化公司合作建立了湖南世纪浪翔网络公司,并以淘宝天猫为平台建立了二十一世纪社自己的旗舰店。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世纪浪翔就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3年“双11”创造了单日销售120万元的成绩。这是该社第一次尝试与民营经销商建立利益联盟,并打算将这种社店一体化的合作模式推广到全国。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出版社的业绩要取得增长和突破,就必须建立属于出版社和优秀经销商之间的统一战线,核心就是利益结盟。据悉,2013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市场图书发货码洋达到5亿,回款2.1亿元,创历史新高。 安少社今年在着力抓网络销售渠道建设的同时,通过设置新部门、采用新的考核办法等举措,收到了明显效果。“如果说以前的渠道拓展都还只是小规模的尝试的话,那么我们为了渠道开拓进行系统规划、成立专门部门进行开拓则表现了安少社对新渠道所寄予的愿望,表现出的是一种战略规划、战略部署。”该社市场营销主管詹玮玮透露,考虑到网络渠道的重要性,2011年,安徽少儿社将网络营销正式从市场营销部独立出来,聘用了职业经理人,在北京成立了专门负责网络销售的营销团队,目前每个月销售与2010年同比增加200%甚至400%以上。与此同时,经过几年的尝试,该社深刻感受到母婴渠道、文具渠道、玩具渠道等新型渠道市场潜力巨大。今年8月,安少社又在北京成立了一家专门负责母婴、机场等新渠道的公司,目前销售码洋超过1500万。 集团化专业化扩张 少儿出版集团在今年也初现规模效应。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宣布组建长江少年儿童出版集团。该社在儿童文学、低幼启蒙、新兴文学等多板块诞生了一大批市场畅销读物,如“杨红樱画本馆”系列、“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等;幻想小说板块更是异军突起,如“斗破苍穹”系列图书,仅2012年度发货码洋就达8000万。据了解,长江少儿集团正式成立后,将充分发挥传统少儿出版的线下优势,实施“大少儿文化战略”,全面向动漫、网游、体验式学前教育和国际化领域拓展,打造大少儿文化领域的“航空母舰”。 有消息称,2013年年底,二十一世纪社还将成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公司,重塑企业边界,以小搏大,自我裂变,致力于成为中国少儿出版的航母级机构。而最早的少儿出版集团中少总社也一直在强调“现代童媒集团”的概念,常规的图书出版外,旗下还有5种报纸、11种期刊,并开设中少在线网站和音像电子出版社。不难想见,少儿出版集团的集结势必导致少儿出版市场的新一轮洗牌。 新媒体、数字化新形态彰显 数字阅读也正在成为少年儿童阅读的新形态,新媒体融入传统出版已经屡见不鲜。中少总社的“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开发自美国宝开游戏公司的同名游戏,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联手上海淘米网络科技公司及卡通先生影业公司再次抢占先机,先后推出一系列围绕着电影制作的同名图书,可谓借力发力。 另一方面,中少总社先后建成中少数字资产库、中少快乐阅读平台和中少数字出版平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布局网游、页游市场,接力出版社试水富媒体数字童书APP,安少社推出优乐互动少儿互动阅读平台,上海童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星纪元”项目,江苏中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线儿童电子书出版运营平台“童媒在线”等等,国内少儿出版机构开拓童书文化产业链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尽管眼下的少儿图书市场中,抢资源、重复出版、单品效率降低、库存增加、利润压薄等问题显见,但这都是前进中的问题,“黄金时代”也不是靠规模就能取胜的,更是拼“质量和利润”的时代。今年9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少儿图书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随之成立的包括中少社、明天出版社、安少社等全国72家出版社共同参与的“少儿出版界反低俗联盟”,郑重承诺加强精品力作出版,折射出少儿出版力量的使命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