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是个妙人——“不动声色偏是暗地周延,引君入瓮却不赶尽杀绝,追根究底仍能心存厚道”,观人至微的李宗盛这样形容他;“虽然没有在医学史上留下足迹,却在社会学的历史上留下了可爱的一笔”,何占豪这样评价他。《时间广场》是“可凡倾听”2013精彩集结,其中,既有王文娟、白桦、濮存昕等文化名流,又见王伟忠、孙俪、胡歌等娱乐骄子。人与人、人生与人生在此碰撞、在此交融、在此记录。
【VCR】 【白桦是中国文学界罕见的,几乎跨越所有文体创作的作家。他的创作涉及诗歌、小说、话剧剧本、电影剧本和散文随笔。他创作的电影《曙光》和《今夜星光灿烂》脍炙人口。而他的孪生兄弟叶楠创作的《巴山夜雨》也是中国电影长廊的经典作品。一对孪生兄弟同为名作家,这在中国文坛实属罕见。如今已有80高龄的白桦仍然步履轻盈,思维敏捷,虽温文尔雅,微笑轻言,却偶尔语带锋芒,自问自答或自问不答,留下诸多的思考悬念。】 曹可凡:白桦老师您好,我早在学生时代就看过您写的两部电影,《曙光》和《今夜星光灿烂》,同时也看过叶楠老师的 《巴山夜雨》,我想可能在业界里头,孪生兄弟俩同时成为文学家的,恐怕并不是很多吧? 白桦:很少,没听说过。 曹可凡:你们俩是从小就对文学有兴趣吗? 白桦:应该是,在中学的时候开始,都有些兴趣,但是比较强烈的是我,后来到了58年突然之间他也投入了文学,也是很奇怪的事情,他自己也始料未及。 曹可凡:而且你们俩后来又写了几个电影,在那个时代,那两部电影也是影响很大的。你们俩那时候协作的时候,哥俩互相是不是交流挺多的? 白桦:实际上他是解放以后正式写《甲午风云》时,他把他那稿子寄给我看,因为再怎么说,我比他还有一点经验,所以当时我觉得他第一次就出手不凡,我很奇怪,写得还是真的很有激情。所以《甲午风云》后来有很多观众很喜欢的。 曹可凡:那我想你跟叶楠老师,你们这一代的作家,都是从苦难和战争当中走过来的,您记忆当中童年给您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白桦:我们两个应该说,是这一代知识分子很典型的道路。一出生本来家庭比较富裕。很快,在8岁的时候,我们家乡就沦陷了,日本铁蹄就已经占领了我们的家乡,所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逃难,枪一响炮一响,我们就离开家乡逃到山里去。后来父亲被日本人当着我们的面抓走,他本来是逃到鸡公山一个外国人的家里,但是他很快就挂念孩子们了,所以就偷偷地买了一个良民证回到城里来,想把我们两个人带走,就在这个时候被抓走了。我们亲眼看到日本宪兵从房子上跳下来,这些汉奸、警察把他抓住,其实很简单,他有一点社会影响,日本人想利用他做汉奸,他不合作,就这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第二年就被活埋了。 【VCR】 【父亲的离去带给白桦的究竟是什么,这个从小失去父亲的孩子,从15岁发表第一首诗,手中的笔就与他的命运结合在了一起,走过半生沧桑。白桦在中学生的时候,就加入了部队,成为一名战士。部队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心情,和战友们并肩作战,苦中作乐。】 曹可凡:解放初的时候,你还曾经在贺龙元帅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时候您主要担任什么样的工作? 白桦:实际上是这样的,那个时候部队考虑到一个问题,觉得他已经50多岁了,而且是高血压,应该把他的生活、把他的生命、把他的斗争,给记录下来,就把我找去了。当时我开始发表一些散文、诗歌、小说,这样就过去了,50年代初去的,所以其实就是要我听他谈谈。 曹可凡:那我们小时候在课本里头念,贺龙元帅拿着菜刀闹革命,真有这个事吗? 白桦:应该说是,这个是很传奇的,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他年纪很轻,是跟着赶马的马帮跑路的,跑路的时候,被碎局子拦住,把他们货物全部拦下来了,这样的话,基本上等于他们要倾家荡产了。这时候他姐姐就说,你们这几个男子汉怎么回事啊?他姐姐就把刀往那砧板上一剁,说他截了你们,你们不会剁了他们?这样提醒他们,他们连夜就赶回去,然后就把他们给宰了,这就是所谓两把菜刀起义,所以他的这个姐姐对他的提醒,可以说是让他一辈子走了这一条道路。 曹可凡:那你跟贺老总在一起工作的时候,贺龙元帅平时生活的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白桦:我去那个时候恰恰他是在西安,他在那里生活得很愉快,很随和,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他性格比较暴躁,不是的,他是很温和很有人情味的一个人。 【VCR】 【事实上,从50年代开始,白桦作为一个作家,经历了各种风浪与坎坷,然而,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白桦,始终刚毅、坚韧和挺拔。沉默寂静的岁月中,他不卑不亢,宠辱不惊,一如既往地默默坚守。】 曹可凡:1979年,举行了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文代会,那就是第四次文代会,您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非常有名的讲话,叫做《没有突破就没有文学》,那我记得这篇文章,后来通过《人民日报》转载以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据说前辈作家胡风先生特别给你写了信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