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也有困惑,也有无奈

  这样的无奈,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豆瓣等读者自发阅读、出于兴趣而自发评论的网站。豆瓣的包容性、开放性和无利益驱使让注册用户可以在相关书籍页面下畅所欲言,发表评论。但正是这样的无门槛,也使得如今的豆瓣上“书托”时有出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出版社编辑表示,注册多个豆瓣账号,以多位读者身份对自己出版社的图书进行高评分、高评价的情况其实早就成了未公开的秘密。“亚马逊网站也是如此,只要你拥有的账号在亚马逊曾经购买过任何东西,就可以就其他并未购买的商品发表评论。”他说,“用多个账号在自己出版社的图书下进行评价,不仅出版社默许,其实一些网站也不会加以干预,毕竟这样一来,他们的页面浏览量也会提高。如果出版社以这样的方式促成了一本书的畅销,对网站来说是双赢的。”
  虽然不直接与图书销售相关,但毕竟网络购书行为与在书店翻书不同,所依据的大多数是其他读者的反馈,对于这样的行为,一般读者很难辨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判断和购买行为。这样的“书托”,也令喜欢豆瓣的普通读者大伤脑筋,甚至有读者为此发明了“反书托”识别法:“在豆瓣页面上,如果某书籍评分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的分布呈‘F’型,基本上是真正的好书;呈‘E’型,说明有一定炒作成分;呈‘C’型,则基本上可以看出书托和普通读者之间的评价是截然相反的,此书必定是烂书一本。”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