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万英尺高度看金融危机 ——《十年轮回》

  “没有一次金融危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因素,有望帮助我们发现并且缓和下一次危机。”——沈联涛《十年轮回》

  描写分析金融危机的书非常多,沈联涛先生著的《十年轮回》是其中与众不同的一本。作为市场的监管者,他曾经于1993-1998年间担任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1998年10月-2005年9月连续三届担任香港证监会主席,亲自参与了香港“金融阻击战”和亚洲危机后的金融治理和改革。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从三万英尺高度看金融危机”。书中不仅完整的对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成因及其后续的拯救措施进行剖析回顾,并且指出了金融监管在很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照了2008年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后续拯救措施。

  危机的来临总是无声无息的,90年代亚洲地区经济高增长,使得大量的资本输入,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犹如温水中的青蛙,被眼前高增长和大量流入的资本所蒙蔽。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1996年的夏天,形势看上去好得令人难以置信。证券市场和房地产价格创造了最好的纪录,全世界的流动性充足,风险溢价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沾沾自喜的情绪充斥着整个市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兑美元的汇率就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到了10月,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香港已经陷入危机。12月,经合组织成员韩国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东亚一些创造经济奇迹的国家受到了猛烈打击,一个又一个国家不断传出坏消息。

  和亚洲金融危机如出一辙的是,美国次贷危机的降临也几乎悄无声息,随后又以令人恐惧的速度席卷了全球。2008年夏天,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如同山洪突然爆发。书中,沈联涛先生以一条被广泛转发的手机短信形容当时市场的哀鸿遍野:“一年前苏格兰银行花了1000亿美元收购了荷兰银行。如今同样的金额可以收购花旗银行(225亿美元)、德意志银行(130亿美元)和巴克莱银行(127亿美元)之后,还剩下80亿美元……用这笔钱,你还可以收购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汽车和本田F1车队。”

  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正如沈联涛先生在书中所说“没有一次金融危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因素,有望帮助我们发现并且缓和下一次危机。所有的危机都从流动性过剩开始,接着出现投机热,最终形成泡沫,尔后发生崩溃。历史充斥着这样的泡沫和崩溃。”我们回顾这样痛苦的历史,为的是更好的了解现在,并避免在未来再次因同样的错误经历相同的痛苦。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