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书业做强做大还有多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将是国有书业与民营书业携手合作风起云涌之年。自年初起,种种迹象表明了图书行业正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大洗牌、大竞争态势:1月7日,京版北教控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国有民营联手投入2亿元打造大型教育出版公司;1月8日,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全资子公司与湖北黄鹤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出版发行企业——湖北和谐号传媒有限公司;1月9日,中国民营书业第一股——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强强合作,组建凤凰天舟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进军动漫产业领域。而以上发生的一切正是第八届中国民营书业发展论坛召开的背景。
    4月16日,在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主办,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民营书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官、产、学、研的代表以“新形势·新机遇·新选择·新发展”为主题,纷纷就民营书业与国有出版社如何合作、双方合作后该如何实现共赢、国有上市公司青睐哪些民营书业企业、政府该如何扶持民营书业企业发展等话题展开热烈探讨。
    话题一:与出版社合作,项目合作还是资本合作?
    京版北教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认为,资本合作可以发挥1+1〉2的效应。1月7日,北京九州英才图书策划有限公司与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共同投入资金建立京版北教控股有限公司。此举在刘强看来,一是可以较好地突破九州英才的出版瓶颈;二是有利于民营公司的政治安全和科学管理;三是以国有企业的政策资源与资金优势,加上民营企业多年在市场上练就的市场能力及已形成的产品优势,可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发挥1+1〉2的效应。
    相比刘强的“资本合作论”, 北京修远教育科学研究院董事长唐小平则主张项目合作。唐小平以修远公司参与教材合作出版为例,表达了化“危”为“机”,牵手教材原创社共谋教辅新发展的观点。唐小平建议,参与教材合作出版的民营书业企业要做中小学教材管理体制改革的促进派与受益者。
    话题二:双方“结婚”后,如何成为“真夫妻”?
    业界曾将出版社与民营书业企业合作笑称为“假结婚”,意为双方表面和谐、实为各怀心事。究竟该如何相处,实现共赢?刘强建议,首先要做的是保证两家公司原有人员、业务等顺利融合,尽快将两家公司管理团队、研发团队合二为一。
    刘强认为,这种合作不是权宜之计、不是隐性措施,而是阳光行动、朝阳产业,是多种形式、逐步完善、不断发展的长远规划。为此,双方要真正地融为一体,不分你我、团结合作,确保平稳过渡,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国有出版社必须把出版专有权优势、信誉优势、专业人才优势等与民营公司的组稿优势、策划优势、销售渠道优势等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既确保出版社对合作出版的主导权和合理收益,又扩大图书销售、做大市场,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双赢。
    “出版上市企业与民营书业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为二者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中文传媒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少雄如是认为。曾少雄表示,他特别看重优秀民营书业企业家们对文化的坚守与追求。正是这种价值追求,使得优秀民营书业在创意策划、渠道建设、文化积累、品牌经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投资价值,而这正是资本的追求。
    作为上市公司负责人之一,曾少雄透露,中文传媒将加大力度、加快步子、主动出手,把与优秀民营书业合作作为发展的重要增长方式。
    话题三:政府该如何扶持民营书业发展?
    此话题虽不新鲜,但与会的民营书业企业家还是表现出关注的热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在《2010年~2011年中国民营书业发展调查报告》中建议,国家应给予民营书业更有力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民营实体书店给予政策支持。
    对此,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发行处处长朱胜龙表示赞同。朱胜龙以江西省为例介绍说,该省把年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书业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政策、管理资源等方面向这些企业倾斜,定期组织他们座谈、交流经验,有针对性地到这些企业调研,现场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他们传递有关信息。
    朱胜龙说,如今不少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书业企业,都是在过去没有享受优惠政策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进入振兴文化产业的新发展时期,随着扶持民营书业系列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相信民营书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进而迎来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