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最大的特点是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度,学派囊括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理论,而学派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当今社会的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其研究之列。
世纪文景推出了罗尔夫·魏格豪斯的《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被称为迄今为止对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研究最全面最透彻的书,在国内出版不到3个月,已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二十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代表人物有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
罗尔夫·魏格豪斯的这本书能够得以引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曹卫东教授功不可没,正是他向出版机构推荐了该书,并帮忙联系了版权事宜。
没有1968-1980这一段的历史,对法兰克福学派的任何理解都是片面的
曹卫东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罗尔夫·魏格豪斯本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之一,他的老师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魏格豪斯现在是一个专业作家,他在学术上并没有太大的建树,但对于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的书写,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
长期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曹卫东和魏格豪斯是好朋友,《法兰克福学派史》德文版出版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曹卫东向世纪文景推荐了这本书。“世纪文景过去也出了不少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学术书籍,我觉得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能够让人们更系统地了解法兰克福学派,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过去出版的法兰克福学派的这些学术书籍。”
曹卫东告诉记者,过去中国曾经引进过美国人马丁·杰伊的《法兰克福学派史》,但这本书只写到二十世纪中叶,并不能完全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其实法兰克福学派产生重大影响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的学生运动以后,如果没有1968-1980这一段的历史,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解都是片面的。”
谈到自己心目中的法兰克福学派,曹卫东说,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的差异性远远大于同一性。“其实,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并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学派,这个学派是被人们归纳出来的,而它的核心范畴就是批判理论。”他指出,德国本身的思想就丰富多彩,而法兰克福跨学科的背景,更会产生很多差异。因此,长期以来学派内部也有很多的争议和分歧。“比如埃里希·弗罗姆,就从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出来自立门户,成立了精神分析研究所。”曹卫东说。
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问题,都在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之列
提及罗尔夫·魏格豪斯的这本《法兰克福学派》,曹卫东认为其最显著的特点有三个:“首先是资料翔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魏格豪斯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这种优势是其他人无法拥有的;其次,他对于不同人物的把握,对于不同思想的把握都很到位,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了解宗教概念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学生运动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等等;第三,他拓宽了传统对法兰克福学派概念的狭隘理解,扩大了学派的外延。”
在曹卫东看来,这本《法兰克福学派》并不算是小众书籍,而是一本学术的大众书籍。他认为,这是一本是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入门书,对于相关学者乃至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曹卫东表示,法兰克福学派最大的特点是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度,学派囊括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理论,而学派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当今社会的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其研究之列。此外,社会的发展也很好印证了当年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的前瞻性。如今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国家文化冲突问题、全球化问题,都是法兰克福学派很早就开始研究的东西。
“在这样的前提下,这本书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曹卫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