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菲茨杰拉德,知道他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源于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在他的作品里不止一次地提及菲茨杰拉德对自己的影响,看得出来他对这位美国作家的推崇。这一次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返老还童》的英汉对照本,照例在扉页上放了一段村上春树的话。
想来,这一次如果不是因为由这个小说改编的电影在奥斯卡上得了奖,出版社也不会推出他这个小小的短篇小说。菲茨杰拉德生前是非常瞧不起电影的,现在他的小说出来,反倒要借电影的光,在中国还要借村上春树的光,如果他还活着,不知会作何感想。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拥有《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这样的惊世之作,是上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但在中国,他的影响力非常有限,远远不能跟村上春树相提并论。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文化和年代上的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我读过海峡出版社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具体译者我忘了,那真是一次糟糕的阅读体验。因为大家基本上都读不懂英文原著,只能看中译本,所以翻译的好坏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本外国作品的命运。
菲茨杰拉德只活了44岁,他的一生就如他笔下所写的那些人物一样,在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中浮沉,最终归于幻灭。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神经极其敏感脆弱,对情感的体验细致入微到令人惊异的程度,这与跟他同时代的硬派作家海明威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他这种具有极强抒情性的写作风格,与村上春树不谋而合。或许正是如此,他才这么受到村上的喜爱。
菲茨杰拉德也罢,前不久刚推出的卡佛也罢,他们都是全世界极其宝贵的文学遗产。所以,光读一个村上春树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对世界的文学了解得更多一点,下次推出一个优秀作家时,或许就不需要再挂上村上春树了吧?比他伟大的作家多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