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女性为何钟情清朝阿哥? 玄幻就是胡思乱想?

    “校园”为何刮起日韩风?

    除了穿越小说外,校园小说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走俏网络,《天使街23号》、《麻雀变凤凰》、《泡沫之夏》的畅销让郭妮、毛小丫、明晓溪等写手被捧为“新一代言情小天后”。有网友表示,校园小说可以当作童话来读,“总能触及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在仔细对比之后可以发现,这些校园小说中的“校园”似曾相识,明显带有日风或韩风。甚至在《麻雀变凤凰》中,记者发现,女主人公的名字叫作“早川小雀”,这显然不是一个中文名字。

    此外,在《麻雀变凤凰》的姐妹篇《麻雀要革命》中,出现了这样的情节:在篮球比赛中,众人夹道欢迎“早川王子金映明”的到来,因为播错音乐,负责音乐的学生被人一巴掌拍倒在地,有人骂道:“你想死吗?你这个混蛋,等比赛完了老子再教训你。”文中还多次出现“想死吗”之类的语言,这些情节明显是从一些日本动画片或韩剧中学来的。

    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专门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人士,他们表示,这些小说在学校里确实非常流行,“学生碍于经济状况,不会人手一本,往往是某个学生买了全班传阅。”对于书中的描写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从事中学教育工作的叶老师表示:“利用上课时间阅读当然会担心,如果是课余时间倒也没有关系,毕竟各种题材的课外书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带给学生知识。老师们只是希望学生不要一味地沉溺在书中的情节和氛围里,一般文艺作品都有益处,可一旦沉溺其中就有害而无益了。”

    网络用语尺度在哪里?

    由于校园小说必须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因此,作者在撰写过程中难免会使用网络用语。在《麻雀变凤凰》、《泡沫之夏》等作品中,多次出现“@_@”、“ing”等符号语言。这些符号属于网络用语,有的是利用不同的符号组合达到表现情绪的目的,有的是从英文或其他语言中演变而来。

    网络用语出现在出版物中确实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但过量的网络用语频频出现在纸质媒体中,是否触犯了规范语言的底线?记者采访了出版界相关人士,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告诉记者,在编辑图书文稿时,他们一般不会对青春校园小说中的网络用语进行修改,因为网络语言是这类小说独有的特色,删去或修改都会失去其独特的鲜活感。而北京磨铁文化也正有出版发行校园小说的意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李耀辉举例说明道,“比如‘雷’等词语虽然失去了它原有的含义,但使用起来很生动,很贴近年轻人的生活。”

    在冯教授看来,语言学家和相关部门也许不会赞成校园小说中的不规范用语,但既然没有及时禁止或“拨乱反正”,也说明这样的语言方式有其生存的空间。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