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蒂利的夸父追日

  2008年4月29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查尔斯·蒂利教授与世长辞,讣告节选如下: 

  查尔斯·蒂利半个世纪的卓越学者生涯,不断彰显着学术了无学科界限——他似乎有能力书写、说明和解释困扰人心的任何问题。在他名下的超过600篇论文和51部论著,对斗争的动力和政治史的族群基础进行了研究。 

  读着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签署的讣告,脑中渐渐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一位超越时间的旅行者,在动荡的1768年从英国伦敦出发、途经波士顿到弗吉尼亚的查尔斯顿,在同样动荡的1848年折回西欧并再度游历了北美,在更加动荡的20世纪前往南美、东欧、东亚、南亚和美国最北端的领土。此番行程旨在对社会运动的斗争事件进行考察。他所经历的,是一番怎样的奇幻之旅呢?这番奇幻的旅行,现在变成了蒂利离世前的名著《社会运动,1768-2004》。 

  在《社会运动,1768-2004》中,蒂利首次将其一生的研究主题归结为社会运动——“我这半个世纪的研究工作始终关乎一个问题,即:普通民众怎样、何时、何处、为什么向政府当局、掌权者、竞争对手、敌人以及公众所反对的对象进行群体性的诉求伸张”;以其颇具个性的编年史式的历史社会分析,追溯了18世纪英国、北美和北欧等地社会运动的起源,剖析了19世纪西方世界波澜壮阔的国内和国际社会运动的形成,考察了20世纪社会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对21世纪社会运动的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进行了回顾和前瞻;在坚实的史实基础上,蒂利总结性地阐述了两百年来围绕着社会运动积淀而成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就此而言,这部著作相当于蒂利对其半个世纪研究工作的总结,它为后人探寻其学术品格和理论脉络提供了一份精神地图。 

  尤为令人钦敬的是,这部著作是一部完全写于化疗病床的作品。2003年6月,蒂利因淋巴癌化疗手术住进纽约长老会医院。2005年出版的《社会运动,1768-2004》——它始于第一个化疗疗程的开始、收笔于整个化疗疗程的结束。查尔斯·蒂利极度绽放的生命形式,令人想起了夸父:“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用生命写就的,让我们用心聆听、领悟和传播吧!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