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目前经济低迷、消费紧缩的情况下,图书相对于其他娱乐产品具有低廉、易得的特征,有着更强的市场亲和力。欧洲书商协会总监弗朗·杜布里希望书业以此次金融危机作为契机,推广廉价的娱乐消遣方式。“图书是廉价的礼品,人们永远能买得起书。或许,书商可以借此机会重新界定他们的角色,即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娱乐、知识。”作为知名的投资人,澳大利亚威尔顿国际集团总裁凯文·威尔顿说:“网络、银行等领域有如此多的泡沫,而图书行业生产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是图书,是知识。”他表示对图书行业的投资依然有信心。
英国出版业资深观察家保罗·理查森对整体书业形势看好。他的担心是,中国和其他海外市场的印刷费用上涨将成为牵制英国出版业增长的因素。
天助自助者
尽管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书业企业依然能从危机中找到生存与发展之路。
9月,隆巴迪在高盛银行全球零售会议上发表演说称,巴诺第二季度销售额上涨13.9%的数据表明,人们依然买书,只是买书的方式改变了。“网络成为了增长点”。巴诺书店希望其网络业务从这个趋势中分一杯羹。他表示,随着网络书店业务的增长,零售商开始减少实体店的某些品种的图书数量,并将之转移到网络上。例如,巴诺实体店的电脑图书数量是8年前的一半;地图册和字典已经大量地“迁居”网络;参考书和经管图书在网络上卖得越来越好;而少儿图书是实体书店销售得最好的图书品种之一。由于音乐产品的销售额继续维持两位数的跌幅,巴诺正在尝试用其他的产品替代音乐CD产品。隆巴迪将对巴诺推行一系列紧缩的管理方式,如提高供应链的效率、控制员工的数量。信贷危机导致了商场数量的骤减。巴诺明年的开店计划是20~25家,低于之前预计的30~35家。巴诺并不指望从新书店中获得销售额的提升。
金融危机大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些书业上市企业及时开展危机公关,适时发布财务报告,给投资者一个交代。10月15日,培生集团发表声明称,目前集团的运营与预期的结果基本一致。到9月底,集团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运营利润增长11%。“我们对全球经济状况持谨慎态度。但是,我们的运营势头良好,我们的产品富有创新性,我们的运营具有弹性,我们的资产负债率亦合理。”培生首席执行官马乔里·斯卡蒂诺说。在经历了几番收购和兼并之后,培生集团目前还处在“整合调整”期。磨合期间成本开销不菲,不过,集团依然憧憬2008年全年的利润达到2007年的水平。
为了应对美元下滑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多出版商开始采取相对坚挺的欧元进行交易。“动荡的全球市场并没有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DK销售及国际版权部总监瑞秋·沃特森说,“尽管远东的印刷成本正在上涨,不过,所幸,欧元还很强势。我们大部分印刷业务都在以欧元为结算货币的市场。至少目前,这可以部分抵消高价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汇率的变化带来的是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英国以及欧洲国家对美国的版权输出变得更加容易。
对于出版商而言,还有什么比畅销书更能在短时间内为自己挣得银子和面子?在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书展上,版权交易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文学代理人安德鲁·娄尼总结说:“尽管时局不好,但是编辑依然热衷于寻找好书,当然也希望在挑好书的同时降低预付款。无疑,出版商还是有钱做畅销书的。甚至美国的出版商比英国出版商更加雄心勃勃。”以出版商对当前局势的把握和敏锐体察,金融危机似乎不见得完全是坏事,它直接催生了一股“话题式非虚构类图书”的出版热潮。出版商纷纷开发金融、商业类图书资源,试图为困惑中的民众答疑解惑。
上世纪30年代,在那场似乎能摧毁一切的经济危机中,出版业顽强地挺了过来。老辈出版人回忆起那段历史依然津津乐道,对书业的韧性表示看好。这次,历史是否会重演?向来站在保守与传统之列的出版业,是否有它的特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