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得坦白,看电影的时候我很难学会欣赏电影中出现的音乐,这是一种音乐修养的缺失。听音乐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部分,但是永远弥补不了早年因缺乏正统音乐熏陶和修养造成的遗憾。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是,我们所会欣赏的仅仅是那些港台歌手的流行音乐。一种自尊心和虚荣心的作祟,让我鬼使神差学会了用阅读来弥补耳朵多年来的缺憾。
作为一部多次再版的古典与现代音乐教科书,罗杰·凯密恩的《听音乐》以其独特的角度为我展现了缺失已久的音乐的魅力。《听音乐》至今已经7次再版,现今的中文版是根据第6版翻译。这本书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把复杂的乐理问题简单化,把混沌问题搞明白。而复杂和混沌,是我们欣赏古典音乐遇到的最大障碍。具体来说,凯密恩试图尽量立体形象地向读者介绍古典音乐。读者将在每一个音乐时期之前看到一个表格,其中列出了此一时代中音乐与艺术(美术)、文学、历史、文化之间的平行发展关系。如果读者不满足于列表式的概述,还可以仔细阅读其后的文章,在文章中叙述的视野更加广阔,涉及到了哲学、经济、政治、社会甚至科学、技术等广泛领域,并且配有丰富精美的图片。这样的一本书,倒是很适合我这样的基本没有受过古典音乐修养的人作为入门读物。
看电影,听音乐,还有阅读,如果没有了这三种能让我的心灵敞开,灵魂张扬的乐趣存在,我的人生该是怎样的烦恼与怅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