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关闭中国书友会及门店后,贝塔斯曼一时成为热点。
“我们不会撤出中国。”9月中旬,在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几家媒体采访时,贝塔斯曼集团首席财务官、董事局成员Thomas Rabe如此回应。
据Rabe介绍,关闭书友会是为了将资源节省下来,逐步置入投资、出版及电视等其他业务。而中国业务的全面调整,是贝塔斯曼全球战略变化的一部分——这家传媒巨头正在向新媒体转型。
败在“不够快”
在贝塔斯曼关闭中国书友会的同时,其在美国经营书友会的直接集团也被出售;并随后宣布,计划出售直接集团在澳大利亚、捷克、荷兰、比利时、新西兰、波兰、俄罗斯、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和英国的业务。
而对于书友会在中国失败的原因,贝塔斯曼的高管对外依然宣称,是中国市场的两个特点导致了书友会的亏损。
首先,较之其他市场,中国的书价很低,而出版用纸则大量来自进口,可谓“高昂国际成本,低廉中国售价”。这直接压低了销售商的利润。其次,中国市场上,贝塔斯曼的书籍流通主要依赖邮局,“定价权掌握在别人手里”,并且“流通无序”。
但是,这两个理由均来自外部环境。
贝塔斯曼也不得不承认,两个“中国特色”市场因素,不是它在多个国家结束书友会的全部理由。
那么贝塔斯曼败在何处?
“我们对互联网冲击的反应不够快。做出决定也不够快,对中国书友会的处理拖延了很久。”面对本报记者的提问,Rabe终于用了两个“不够快”来回答。
与那些历史悠久、身形庞大的“巨无霸”集团一样,面对书友会业务在多个国家的亏损与溃败,贝塔斯曼的反应显得十分缓慢。
在中国“互联网冲击”的挑战来自两个著名的购书网站。“拿着贝塔斯曼的宣传册,在当当、卓越上购买低折扣书”,成为书友会后期尴尬局面的传神写照。
但效仿竞争对手的做法,并没有纳入贝塔斯曼的考虑。
据Rabe介绍,在最初面对中国书友会的多年亏损时,贝塔斯曼尝试过多种挽救方式,如发展实体书店等,但均未见效。
而对于不够本土化导致书友会中国失败的评价,Rabe表示,“很难说是不是(这个原因),面对阅读习惯的改变,书友会在全球都面临极大挑战。”
Rabe坦承,美国书友会结束运营的原因就与中国不同。在美国,直接集团的一大利润来源是销售CD。而随着MP3的普及,消费者越来越多选择从网上下载音乐,这对公司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今年1月,贝塔斯曼集团“艰难地做出决定,对该项业务进行彻底评估”。
正是这次财务评估,“将对书友会的感情放在一旁”,打破了扭亏为盈的可能性,最终决定了书友会的“出局”。
不过,他也补充说,在贝塔斯曼的“大本营”——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书友会依然是“非常盈利的”。
虽然,负责书友会的直接集团目前已完全撤出,但“不排除结合电子商务,书友会业务重回中国的可能性。”Rabe这样对记者表示。
1亿欧元基金投向
宣布关闭书友会后,贝塔斯曼中国市场的下一个重心在哪?
Rabe对此的回应是——“大中华区的少数股权投资”。
早在7月3日,贝塔斯曼已公布上述决定(详见本报7月4日《贝塔斯曼中国“转身”:终止书友会,转投高增长业务》)。
贝塔斯曼亚太投资与战略发展董事总经理龙宇介绍,“贝塔斯曼不是进行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对投资的项目,充分利用集团的资源,选派管理人员,帮助他们成长。”
亚太投资与战略发展(Bertelsman Asia Investments)是贝塔斯曼在亚洲新成立的战略投资部门,龙宇也于2006年从美国派回中国,来主管该项业务。
这个基金主要的投资领域有三块,包括媒体、教育、外包业务,它定位为“立足长远目标的、早期增长阶段的投资”。
记者了解到,该基金的资金总额为1亿欧元,目前的投资额已达3000万美金。
该基金虽正式成立于今年1月,但实际的投资工作早已进行。目前投资的四个项目分别是,北京正保远程教育集团(以下简称CDEL)、YOHO、联合网视(UITV)、Key Tone基金。
CDEL于今年7月赴纽交所上市。据其上市文件介绍,贝塔斯曼在今年5月以1570万美元,获得CDEL发行前总股本的4.9%。
资料显示,CDEL成立于2000年7月,包括在线教育、测试准备和其他相关业务,旗下拥有中华会计网校、法律教育网、医学教育网等13家远程教育网站。
恰好与其对家族企业“无短期业绩压力”优势的描述相符,龙宇透露,看好CDEL的发展,近期不会将股权套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