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的“钢琴生态”

  最近的例子是上个月的国家大剧院,先是“中国钢琴之夜”上的中外十大钢琴家联袂登场把现场观众的情绪煽到燃烧的程度,然后再以三位造诣颇深的钢琴家独奏会彰显此次大型庆典活动的含金量。我听的一场是法国钢琴家齐普里恩·卡萨利斯,他不仅是我钟爱二十余年的钢琴技巧与色彩大师,而且他的曲目极为诱人,全无一点哗众取宠的设计。敢于在中国的独奏会上弹舒伯特的大奏鸣曲960,弹奇马洛萨、海顿、马尔切洛、戈特沙尔克都需要一定勇气,当然,卡萨利斯也并没有放弃他的技巧擅场,他不仅弹自己改编的巴赫和李斯特,也弹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在这样一场钢琴精品饕餮大餐享用之时,现场有超过一半的观众完全不知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或络绎不绝堂而皇之地在演奏过程中(最令人发指的是许多处静谧冥想美入骨髓的音乐被无情破坏)退场,或肆无忌惮地调换座位、用浑厚的男中音或男低音窃窃私语,如此严肃的钢琴音乐当然也令部分琴童不知所措,他们照例坐不住,与身边的家长展开去与留、静与动的角力。我甚至在观众席上听到了鼾声,而时尚女观众退场之时也不忘让她的时髦的高跟鞋发出脆亮的声响。卡萨利斯多么了不起,他没有像我一样受到干扰、坏了心情,他开心得很,完全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他的呼吸是那样与周遭气场格格不入,他竟能以不间断演奏来削减掌声和噪音,他以更绝对的沉静来对抗此伏彼起的尘嚣。 

  说来可笑至极,我身边居然坐了一群钢琴老师,他们那内行的神态令我肃然起敬,但他们管不住他们的演说欲,他们大多时间都在交流,也不过是在讨论技术层面的事情,他们有太多的疑惑了,把技巧隐藏在音乐之内而不留痕迹,卡萨利斯是怎样做到的? 

  钢琴老师们的兴奋来自“加演”的肖邦,不仅他们兴奋了,琴童们也异常兴奋,总之通过全场的热烈气氛可以知道这是他们非常熟悉的曲子。于是,钢琴老师们开始手舞足蹈,用手指在空中弹出旋律。整整两个小时,他们终于享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