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是小说,它更重要的是视觉上的空间运用。我非电影专业,但每次看片中的场景调度,都忍不住赞叹。费穆怎么想出来的?把一个病人放在后院杂草丛生的破墙上——一个镜头就把满目疮痍的环境展示出来了。这个年轻丈夫形象衰竭弱不禁风,但他的身体上的病并不严重,害的更是心病,但“内”情又如何?他在墙头见到久别的老友,喜形于色,留他住下,不停地说:“让我们好好地谈谈!”谈什么呢?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大家都经历了一场浩劫。就是片头的那几个镜头,令我想起家父在世时,和他当年的许多老友久别重逢,见面时那种恍如隔世的慨叹情景。《小城之春》的好看之处,就在于这种现代式的“情景交融”。片中最精彩的一段戏,是那场生日的宴会:带病的丈夫要为自己情窦初开的小妹庆生,勉强打起精神,但妻子却借酒生情,和旧情人闹起酒来,二人饮得大醉,而丈夫却是清醒的,终于了解到真相。这是一个“真情时刻”(Momentoftruth),费穆处理的手法依然是收敛的,但镜头的转接细致有序,展示了四个主要人物的不同心境和心理过程,甚至连老仆人也没有放过。(这场戏在田壮壮的新版中却是一大败笔,片中的丈夫在树旁嚎啕大哭,大煞风景。)当然这段高潮的中心还是那位压抑已久的妻子,她的欲情终于爆发了,一发而不可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