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统帅之路——《统帅毛泽东》引言

    当着毛泽东作为一位必受自然规律制约的老人于1976年乘鹤西归之际,举国上下顿陷悲哀,以至许多从未同他直接谋面的善良百姓,在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追悼会会场上哭得死去活来;随后,面对悄悄袭来的“砍旗”风波,颇为出人意料的是,正是毛泽东麾下那些曾经受到不公正待遇且几近家破人亡的名将们,率先勇敢地站了出来,晓以国家、民族大义,并始终不渝地高擎着毛泽东的伟大旗帜。似此可见,全国军民对于毛泽东的感戴之情实在深得不能再深了。
    当着毛泽东作为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历史伟人安详地躺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纪念堂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实施拨乱反正,于1981年6月27日召开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全面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出的权威结论是:“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通读《决议》,人们还会发现,尽管毛泽东也“犯了严重错误”,但这些错却并不是表现在军事上的。因为,“在党的许多杰出领袖中,毛泽东同志居于首要地位。”“在一九二七年至一九四九年的二十二年中,……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以他为首的党中央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指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同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一样,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似此可见,在迄今为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和历史功勋实在是无与伦比的。
    当着毛泽东作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主要创始人而载人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历史的时候,《决议》明确断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通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许多方面都“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中,也包括了“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问题。《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他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规定了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原则,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提出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他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中,总结了中国长期革命战争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他把游击战争提到了战略的地位,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他论述了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他为革命军队制定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他在解放战争中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这些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的极为杰出的贡献。”“在建国以后,他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包括海军、空军以及其他技术兵种)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包括用于自卫的核武器)的重要指导思想。”似此可见,毛泽东那极具独创意义的科学的军事理论,较之于他的军事实践活动,其影响将会更加广泛而深远。
    当着毛泽东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胜利地完成历史使命,领导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发展事业的重任传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见之于军事领域,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同时,江泽民强调,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似此可见,毛泽东军事思想实在是人民军队建军和作战的法宝,丢掉了它,就丢掉了根本。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