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行员的感悟

  我就有过这样的客户。每次向他结款,要么就是做了计划(月底还是不兑现),要么就是资金紧张(资金好像一直紧张),要么就是再商量商量(商量的足以让你失去耐心),有时还反过来问你,怎么又开发了新户(你不付款过来,当然要开发新的客户了)……总之,订单隔三岔五就有,款却总在遥远的天边。当然有时候也会结点小款,但接着传来一张大订单。几次三番之后,我动了停货的念头,但还是犹豫不决,因为该客户毕竟是当地最大的经销商,而且还有欠款。一个月后,只见欠款涨,不见款回来。后来发现一个供应商已将该客户告上了法庭,据说连车都抵押了。当地的经销商、零售店说起这个客户也是满肚怨气。不过去卖场看,书店还在,维持着表面的繁荣,这是唯一的亮点。老板答应结款,后来还是没安排过来。停货已经没有任何商量,但是这个决定要是早一些就好了。

    短信是金

    曾经有个客户拖欠款项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业务员承诺过多次,也没能兑现。决定和老板联系一下,看是怎么回事。但不知道为什么,拿起电话,竟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倒像我欠钱一样。后来想想,原来是好久疏于联络,一开口就收款,感觉不好意思。能不能换点别的方式呢?想了想,决定发个短信投石问路,没想到,还真见效,当天下午就把款安排过来了。

    记得有一本讲投资理财的书,书名叫《五万元一粒米》,我这个算是“一万元一条短信”吧。后来该客户跟我讲,当时收到短信,看我这边这么着急,就赶忙安排过来了。有了这次经验,后来又有了“两万元一条短信”、“三万元一条短信”的故事。有的客户,喜欢发短信订货,“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也报之以短信催款了。有的客户常常关机,只有通过短信的方式,才能让他及时知道具体情况。

    给爱哭的孩子断奶

    对长期欠款的客户,一方面是控制发货,另一方面好卖的货不给他们,从发货上加以控制,减少损失,增加下面的销售压力,这是最无奈也是最有效的一招。

    俗话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长此以往,爱哭的孩子永远爱哭,不爱哭的孩子也会变得爱哭起来。要想避免这个恶性循环,合理的做法,就要给爱哭的孩子断奶,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而不是爱哭的孩子有奶吃。

    回款的三种境界

    为了有“大回款”,发行人员要有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一境界的故事发生在某年某月初。新的一个月开始了,是不是要有点新气象呢?开始给客户做回款计划,但计划做下来,喜忧参半之中,却颇有秋风萧瑟的意味。某客户欠款节节上升,但回款老不见涨。上次停了货,给了点小警告,也不是很见效;某某客户打价格战打得正欢,利润大受影响,会不会影响回款呢;一向守信誉的某某客户,近来回款也是屡屡打折。真是“望尽天涯”,高处不胜寒。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回款计划做好了,下一步就是要和客户对账,商量结款。有的客户账务清晰,说到结款也挺痛快。有的客户则反问一句,“你是老业务了,知道这个月是回不了款的”(很奇怪,别人怎么能回款)。某某客户的账就是对不上,后来发现有一笔退货不见了,找货运公司也没查到。某某客户去欧洲旅游了,一个月才回,老板不在,账结不了。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衣带渐宽”而终不悔。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该对的账都对了,该联络的人也都联络了。到了月底,回款的最后时刻来到了。账面上开始陆续有进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蓦然回首,不经意间,你成了本月的一匹黑马,终于可以舒一口气,看那“灯火阑珊”。

    给一个坚强的理由

    回款,需要理由!回不回款、回多少款,与你谈的理由有直接的关系。我曾听到有个刚从事发行的业务员跟客户这么催款:“X总,麻烦你把X日之前的账结了,共XX元。请在X月X日之前汇款过来。”

    有人物、有时间、有金额,但没有理由。客户心里想,你是谁呀?你说什么时候回就什么时候回吗?你说回多少就回多少吗?你有没有考虑到我大小也是个老板呀?有没有考虑到我的资金很紧张呀?有没有考虑到货还没卖出去?

    所以一定要告诉他,给他一个强有力的理由。那么,回款的理由有哪些呢?

    第一,最重要的,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货已经卖掉了。按账期结算也罢,按信用额度结算也罢,出版行业结算的金规则还是实销实结。所以,第一个理由,货卖出去了,就得回款,多卖多回款,少卖少回款。怎样才能知道卖多卖少呢?方法多种多样,最直接的是跟踪客户的库存。库存不能确定的,可以根据对方的添货情况进行推断(如果没卖,怎么会添货);或者以别的客户为标杆作比较,大致情况会差不多。总而言之,就是要说清楚,货卖掉了,得结款。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