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百分百客户 在没有负责那一片时,我们就在订货会上见过面,有一见如故之感。偶然的变化,调整到我负责那一片业务,合作很顺利,该客户的市场占有率也是节节上升。跟他结款,只需打一次招呼,足矣。这个百分百客户生意越做越大,但平时花费却很省,每次来北京,都要采几十万元的货回去,但住的却是38元包吃包住的洗浴中心。
第四个百分百客户 某年年底,任务摆在眼前,每个人都在为回款做最后的努力。我打了电话给她,说想结一部分款,她问我,你想结多少?我说结两万吧。其实相比其他客户,她家欠的并不多。“我给你安排了5万呢。”她笑嘻嘻地说。完全是一个意外惊喜。
第五个百分百客户 第一次见面,就谈得很投机,在后来的业务中,百分百信任逐步建立。有一个月,答应给我回款,但迟迟不来,我虽然着急,但是没去催,认为一定是资金周转困难所致。后来该老板打来电话,说这个月实在困难,但是答应我的钱一定要安排,已经从自己的个人账户转了一部分钱汇给我,过两天就能收到了。这个客户已经不是百分百了,简直是百分之一百二十。
第六个百分百客户 与该客户无私人交情,完全是公事公办。该公司制度严谨,付款严格按照三个月账期的合同办事。我跟一些经销商谈到这个客户,他们都会问一个问题:“那如果没卖掉怎么能结呢?”其实我也有疑问,不过我没去打听答案。这样操作的客户,我也只发现过一家,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客户,那应该是同一家了。
回款要一点气氛
催款常常把人弄得很沮丧。虽然我们有不少百分百客户,但更多客户是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六十、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二十,甚至还有负数。当你克服恐惧,打通了那个负数客户,很可能会得到这样一个回答:“你们的书又不好卖,还老催款,要不就别做了……”
你会怎么办?沮丧,还是愤怒?催款,气氛很重要。
我有一个同事,是我见过的最富有激情的业务员,他的回款工作做得实在好。他也是特别能造气氛的人,记得有一次,听到他在旁边对客户说:“TMD,怎么还不给我把款打过来?”把我吓了一跳。估计他跟那客户搞成哥们了,要不然不会这么破口大骂。当然大部分时间,他是用笑容感染别人,话还没说,先是乐呵呵笑一阵,然后才入正题。他的案例说明激情确实很重要。下面比较两个业务员是如何催款的:
第一个业务员这么跟客户催款:“张老板,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X,快到月底了,能不能帮我回点款。”电话那头说:“好啊,我看看库存吧,看能不能结一点。”这样一通电话,多半是结不到钱,除非你遇到了百分百客户。
第二个业务员是这么催款的:“张老板,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X,您这段时间的生意做得很不错啊。”(先从关心业务入手。)张老板:“还行吧。”(下意识的回答。)业务员说:“您看,这段时间发的货真是不少,你们家的XXX添货也挺勤快,这不,现在欠款一下子就涨到了XX万。”(顺带表扬一下老板的业务员,开始进入正题。)张老板:“啊,有那么多吗?”(其实张老板还不知道实际欠多少钱,账在会计手上呢,不过他感到惊奇,说明也应该结款了。)业务员:“所以麻烦您帮我结到XX时间,总共是XX万。您看马上到月底了,三天之内帮我安排过来,怎么样?”(有付款截止时间,有付款具体数目,要求很明确,不过决定权还是客户拿,有理有利有节。)张老板:“这么多啊,资金有点紧张啊。”(虽然是说多了点,但是同意结款了,只是一个多与少的问题,需要继续谈判。)
业务员:“说是多了点,您看这段时间发了多少货啊,XX万!您卖得那么好,这点钱不算什么!而且,马上又有新书要发了!”(连续三个惊叹号,老张的情绪怎么也得调动起来了。何况又有新书要发,又是一个卖点。)
如果张老板是一个聪明的生意人,而且确实有这笔款,就应该开金口了。
收到的第一笔款
对账有差额存在,是常有的事,一般表现为退货上的差额。我刚从事发行工作时,曾和一位客户对账,始终对不清楚,但是客户又有订货,怎么办?我问他,不管差多少,你那边确实欠我们钱,对吧?他说是。我说为了不影响业务的正常进行,在账没对清之前,你的订货走现款怎么样,反正你也欠我们钱。客户也挺爽快地答应了。发那一批货,收了一万块钱。这是我从事发行以来的第一笔回款,虽然不多,还是会有一点成就感。
关键的一句话
发行人员打交道的对象比较固定,一般是对方公司的业务、财务、老板,有时还有仓库管理人员,每个人都在代表某个部门对你做出评价。业务员随时反映你公司的货好不好卖;财务人员反映你公司的账清不清楚;仓管人员会评价你的公司到货是否及时、发货是否准确。你不知道有时候谁会帮你忙,谁的一句话会起关键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