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气象出版社出版的《趣谈天气》,作者周家斌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他针对读者关心的问题,与读者一起在大气这个领域中漫游了一番。中国科技信息所总工程师武夷山说:“2006年的评书中,我们要显示出多样性来,传统的科学普及知识的图书,如果写得好,也是应该鼓励和承认的。此外,包括少儿科普,甚至科学性强的科幻小说,都是应该被囊括进来的。”
同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发现丛书”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X染色体的故事》这两种知识性科普图书也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
传统中医文化受到重视
传统文化、地方性知识是2006年的学术热点,而在科普和科学文化类图书中,这种热点也得到了反映。
《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就是从女性主义的性别视角出发,重新对中国古代的医学史进行考察,得出了一幅与传统中国医学史的叙述极为不同的画面,提出了诸多在没有性别视角的情况下被人们视而不见或根本无视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对中国医学史的全新理解。刘兵说:“这本书既是对女性主义的发展,也是对中国医学史的发展,而作为中国人,此书因其讨论的特殊对象,则更是别有一番特殊的意味。”
而花城出版社《人体使用手册》受到了武夷山的推崇,他本人就是这本书的读者:“作者用一种易理解的诠释语言,系统地向人们介绍了中医的体系以及一些常见病的防治知识,提出了保健的基本五项原则,简单易行、有理有据。”
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观念新颖
在少儿科普图书中,引进版图书凭借新颖的观念、独特的角度,在评委中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
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科学探索者”系列,是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不仅涵盖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而且以新的观念、新的教学法训练读者的科学能力,引导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像科学家那样思考、观察和实验。而我国作为参考性教辅材料引进过来,不仅适用于课堂,也可以视为一套极佳的闲读科普读物。
浙江教育出版社引进另一套“布瓜”丛书也不错。刘华杰看后,赞不绝口地说:“书中提出的问题都很好,很适合给我上中学的女儿看。”
“老将出马”
2006年80岁的范岱年先生推出新作《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范岱年先生近几年未出版新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也是他多年研究成果的结集,评委们认为范先生是本届当之无愧的“老金笔”奖。与前几届的“老金笔”奖获得者席泽宗、谈祥柏、李元等老先生一样,范岱年不仅有相当数量的科学学术著作,更翻译了大量的科普书,撰写过很多科普书的书评,包括《爱因斯坦文集》、海森伯的《物理学和哲学》、库恩的《必要的张力》、默顿的《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霍耳顿的《科学与反科学》、布什的《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等书。
加强版权意识
《著名科学家美文》和《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是武夷山比较喜欢的两本书,但他在好书推荐表中却没有提到它们。“其实有一些书的内容、形式的确不错,但是因为大多为编著,文章、图片的出处又标示不清,担心有版权问题,所以不敢向读者推荐。我想我们的科学文化图书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武夷山说。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与众多有关爱因斯坦的书相比,更能满足一般读者的需要,以图片为主的画传形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爱因斯坦传奇的一生。该书图片包括他的出生证、中学毕业成绩单、他写给奥斯特瓦德教授的求职信,还包括爱因斯坦身边的女性和反对理论以及思想的敌对者等。但是细心的评委发现书中编者未能确定每一张图片的来源,只写着“敬请相关图片的版权拥有者与我们联系”的字样。同样的问题出现在《著名科学家美文》上,该书汇集了国内外34位现当代著名科学家,包括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诺贝尔本人的作品共54篇。该书属于编著,也未说明文章的版权问题。
给学生推荐书的基础
本次活动的大部分评委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高校的教师,于是在评书中他们还不忘给自己的学生物色好书,并提议应该以好书推荐活动为基础,将这些优秀的图书作为学生的推荐阅读书目。刘华杰已先行一步,据说他正在给某出版社编一本专门推荐图书的书,他做的那部分叫“最酷的科学书”,此书也列入了该社2007年的选题计划。
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鲁迅先生在上世纪就曾说过,“导国人以前行,必自科学小说始”。记得我国著名的天文科普活动家李元先生也说过,引导他走入天文科普道路的就是小时候常看的一本《汉译科学大纲》,特别是书中那些精美的插图引起了他对科学的极大兴趣。遗憾的是,2006年的科普佳作比之往年更少了一些,科普出版的下滑之势也更加明显,这也是众多评委的一致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