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经理的奖励方案为何中途夭折?

  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之第四章:审计意见的类型与审计报告的编制》的规定,只要存在下述情况之一的,就应该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如,个别重要财务会计事项的处理或个别重要会计报表项目的编制不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拒绝进行调整;因审计范围受到重要的局部限制,无法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取得应有的审计依据;个别重要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不符合一贯性原则;企业验资后抽逃资本,销售成本结转不实以及对于本期利润有虚假因素等。
    所以,企业主往往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极为重视,并根据其来判断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资产质量等情况,然后再作出相应的决策。对于广大投资者说,审计报告就是可供参考的理财指南,也是一份投资风险警示书,许辉在此栽了个跟斗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 什么是审计报告
    所谓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具有法定证明效力。
二 审计报告的作用
  (一)鉴证作用
    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是否合法、公允、会计处理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贯发表自己的审计意见。这种客观意见,具有鉴证作用。
  (二)保护作用                                             
    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可以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会计报表信息的信赖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
  (三)证明作用
    审计报告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任务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做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因此,审计报告可以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起到有力的证明作用。
三 审计报告的种类
    审计报告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一) 按照审计工作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格式和措辞基本统一的审计报告,一般适用于对外公布。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格式和措辞不统一而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的问题来决定的审计报告。一般适用于非对外公布。
  (二)按照审计报告使用的目的,可分为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一般用于对企业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等非特定利益关系者公布的附送会计报表的审计报告。非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一般用于经营管理、合并或业务转让、融通资金等特定目的而实施审计的审计报告。
  (三)按照审计报告的详略程度,可分为详式审计报告和简式审计报告。详式审计报告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所有重要的经济业务和情况都要做详细说明和分析的审计报告。简式审计报告反映的内容为非特定多数的利害关系人共同认为的必要审计事项。
  (四)按照审计意见的种类,可分为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本栏目稿件由上海市财务会计管理中心提供)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