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界要尽早制定商标战略 长期以来,由于受我国法律体系的限制,我们习惯性地只强调作品版权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图书商品的商标使用问题。但是在出版业对外资全部开放的今天,掌握市场,赢得图书市场的经营主动权,无疑成为出版界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毋庸置疑,注册图书商标,打造图书品牌,将越来越成为出版界的自觉行动。
商标专家提醒出版社,在制定商标战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选一个显著性强的商标,有助于维护商标权的稳定性,减少潜在侵权人的合理使用抗辩。文字图形组合商标往往比单一的文字商标更具显著性,因此可以选取组合商标来克服文字商标的不足。二是要做好注册商标的宣传和使用。自身显著性再强的商标,如果不投入商业使用,不在公众中建立一定的知名度,也会影响到其作为商标应有的功能——即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功能。反之,如果自身显著性较弱的商标,通过后续的宣传和使用可以增强其显著性,强化其在公众心目中与商品或服务来源之间的特定关系。三是要积极寻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有的时候,虽然存在他人搭自己图书商标便车的现象,但可能尚不构成商标侵权。这时可以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此外,对于某些生命周期较长的系列图书,还可以在建立一定的声誉后,寻求认定为“知名商品”,这样便可以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对“知名商品”的特殊保护。
专家最后指出,虽然中国目前的版权输出能力较弱,但我们应从长远角度出发,对于某些具有较强输出市场价值的出版物,也应该在潜在市场国家申请注册商标,未雨绸缪,以防遭遇抢注。
孙国瑞特别强调,要叩响图书的品牌之门,除了注册商标,更要注重的还是图书质量,出版社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努力为读者奉献一流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