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自己的作品可读性更强 为新书自写自唱3首单曲
虽然还不到30岁,但在中国本土悬疑小说中,蔡骏无疑坐的是头把交椅。他的作品在中国大陆累计发行达160万册,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原创悬疑类小说畅销纪录。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蔡骏推出了新作《蝴蝶公墓》,并配了一张音乐专辑《蝴蝶美人》,里面有他作词并演唱的3首单曲,这部图书的中文简体版与繁体版将同步亮相两岸图书市场。蔡骏称,自己的书可读性强过斯蒂芬·金的作品。
谈新书 构思两年四易其稿
记者(以下简称记):《蝴蝶公墓》是你构思许久的一部作品,甚至在创作中四次修改稿子。为什么对这部作品用了如此多的心思?
蔡骏(以下简称蔡):我在两年前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构思,然后一直在思考酝酿,很多结构的东西想过很多遍。比如现在的故事结尾很出人意料,你也可以把这部小说看成有两个结尾。我想一般人写小说是写不出这样的结尾,非常有趣。
关键是,我一直希望自己的每本作品有所变化。最后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虽然依旧是悬疑,风格也无太大变化,但这部作品在内容方面,偏重人物心理,而且首次在作品中关注人的成长过程——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大学女生,刚过二十岁。小说情节很紧凑,故事在十几天内就进行完了,但就是在短短的十几天内,浓缩了主人公很多的成长经历和变化。
“蝴蝶”与“公墓”反差强烈
记:《蝴蝶公墓》这个书名很奇怪,为什么想到这个书名?
蔡:“蝴蝶”和“公墓”是有强烈反差的。蝴蝶的生命是从卵到蛹到虫,然后才变成蝴蝶,是一个丑恶的小东西经历痛苦变化。但蝴蝶最终死亡,也就跟公墓有了联系。我是有意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然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地方,故事也正是围绕这个地方展开的。
记:故事的灵感来源哪儿?
蔡:我最初想到一个情节——一个人能控制很多蝴蝶,虽然最后书里没有用到这个情节,但由这个点,我想到蝴蝶的这种象征。其实我在生活中是个很爱胡思乱想的人,很敏感,很多人不注意的事情可能到了我这里就会联想起很多。
为新书演唱3首歌曲
记:这本书配了一张音乐专辑《蝴蝶美人》,里面有你作词并演唱的3首单曲。这样的包装形式是你的想法吗?
蔡:最初是唱片公司提出的。我原来就认识唱片公司的人,我又非常喜欢唱卡拉OK,所以他们想到,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尝试。
记:过去有演而优则唱,你是否担心这会让人觉得现在的作家,写而优则唱,是否担心读者会厌烦这种花哨的包装方式?
蔡:既然是尝试,就一定会有争议,这3首歌,有一首是跟故事有关的,另外两首没关系。这有点像电视剧的主题曲,有没有主题曲,电视剧还是那部电视剧。图书也是如此,无论有没有这几首歌,书还是那本书。至于歌曲对图书是增色还是减色,读者听过才知道。
谈悬疑 写作时家里的昆虫特别多
记:你写作时是否会被自己写的故事吓到?
蔡:我自己写的时候一般不会害怕,因为我知道所有的故事真相。但也有很神的一点,我写作时家里会出现特别多的昆虫,他们会在我的电脑上爬来爬去。我有时写东西是在二十几层的房间里,这么高的楼一般不会有虫子飞进来,可我写作时,晚上会有很大的飞蛾飞进来。等到早上我起床,它们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发达国家悬疑小说也发达
记:现在国内悬疑图书越来越热,但主要热的还是外国书。虽然你的悬疑书在国内已经是本土作家中卖得最好的了,但《达·芬奇密码》一本书和你的几本书加一起的销售数字差不多。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蔡:还是时间的问题,毕竟我们写悬疑只有几年的时间。悬疑这一类文学却早就热了起来。这跟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关系,你注意国外,一般悬疑小说的兴起和国家的开放和经济程度成正比,越发达的国家,悬疑的读者越多,自然作者也越多。
记:一个现象是,虽然国内悬疑已经热起来,但几年来有名的作家只有你一个。这是为什么?
蔡:我想还是写悬疑的作家数量不够,只有人数上去了,才有可能从中产生出类拔萃的。所以我现在希望有越来越多人写这个类型的作品。中国至少应该有5到10位优秀的、有市场号召力的悬疑小说作家。我所说的市场号召力,是每本书的销售至少要达到10万册。
谈水平 “我的书可读性强过斯蒂芬·金”
记:跟国外优秀作品比,你觉得自己有差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