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安·兰德是整个成人世界的敌人,却被叛逆的青少年所热爱。兰德告诉这些年轻人:一个人应该作为英雄存在,以他自己的幸福作为他生活的道德目标,以创造性的成就作为他最高贵的活动。
50年后,安·兰德,这个叛逆、大胆、自我的女人,拥有无数信徒,成为美国的精神支柱。那些热爱她的人长大了,成为了主流,她也因此走上了最高奖台。
1960年代,约翰·列侬刚走上舞台,Beatles充当了青年人的领头人。由于约翰·列侬的无比的灵性,Beatles创造了摇滚史上最悲壮、最动人的神话。10年后,他们解散。再过10年,约翰·列侬遇刺。这个古怪又有天分的家伙,彻底在死后的25年,被当年那些青少年捧成了永远的英雄。
1986年,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唱响了《一无所有》。此后,中国摇滚走上了一条孤立又古怪的道路。20年后,崔健变成了最有力的号召者,当年的青少年今天已经变成了社会的中坚分子,他们被自己的青春所感染,不可自拔。
2005年,我们有“超级女声”。一个年轻人选出的偶像,令成人世界如此不安。人们的不安和少年的热情,纠结成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现象。如同在日本的“电车男”。新时代的语言,新时代的代表人物,又一次被青少年的力量抬到浪尖,不管不顾成人世界的惊异和反对。
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一生只能记住自己18岁在唱的歌。青少年的感动和执着,将成为未来世界的精神支柱。小时候,他们的存在,往往被成人世界忽视并控制,但长大之后,世界是属于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