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中心
知识是追求真理的副产品

  • 定价:¥68.00
  • 著者:梅剑华
  • 译者:
  • 丛书名: 哲学与艺术对话录
  • 出版社:上海文艺
  • 出版日期:2025-04-01
  • ISBN:9787532192205
  • 版次:01版01次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页数:328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

  “艺术与哲学对话录”系列由服务器艺术与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联合推出,在哲学与艺术交界地带,寻找有意思的话题。
  第2辑《知识就是追求真理的副产品》是由梅剑华主编的又一跨学科思想力作。本书延续了艺术与哲学深度对话的独特路径,收录九场前沿学术讲座与对谈,以多元视角探讨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命题,为当代知识界提供了一场贯通理性与感性的思想盛宴。
  全书围绕“真理”与“创造”展开多维度思辨。从苏德超以“游戏”为切口揭示生命意义的当下性,到朱锐、陈常燊对艺术赝品与原真性的哲学辨析;从姬志闯解析古德曼“构造世界”理论中的艺术认识论转向,到汤志恒探讨时间性艺术品的审美体验如何突破“现在主义”的桎梏,学者们不断叩问艺术与真理的共生关系。任会明以核心命题“知识是追求真理的副产品”为原点,重新勘定认知活动的价值坐标;程广云则跨越创世神话与末世科幻的时空维度,追问人类文明的终极意义。陈敬坤、孟强更将目光投向科技前沿,从泛心论到人工智能,从拉图尔的科技哲学到数字时代的本体论重构,展现出哲学回应现实命题的思辨力量。
  这些对话打破了学科壁垒,在艺术创作的感性实践与哲学思辨的理性分析之间架起桥梁。无论是探讨符号系统的认知功能,还是剖析时间体验的审美维度,学者们始终保持着对“何以为真”的执着追问。本书既延续了首辑对世界本质的哲学叩问,又进一步拓展至科技伦理、艺术本体、文明演进等当代议题,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动态的思想图谱。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深度碰撞,更是面向大众的智性邀请——在艺术与哲学的共振中,重新发现追求真理的多种可能。适合艺术理论研究者、哲学爱好者及所有关切人类精神图景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   梅剑华,男,1980年生,湖北秭归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毕业,曾任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先后赴美国罗格斯大学、匹兹堡大学、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等学校访学。现任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兼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维特根斯坦学会理事等职。研究方向有语言哲学与心灵哲学、实验哲学与认知科学、儒家哲学与比较哲学等。

相关产品:
目    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