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001引言 001 一、脉承连续 001世界的层次性存在——特殊的社会阶层——从“祀礼”到“士礼”二、神圣传统 013神圣传统——艺术滥觞:沟通天地的手段——人物画的兴起与人性化的进程——书法取代绘画成为心性修养之径三、心性修养 031心性修养的新自觉——人的自觉与自然的发现总是相伴而来的——寄心性于山水:齐物的通达途径——道佛不分:方法上的相参资四、宗谢范式 043道释佛像:第三者的超然地位——绘画本体的自觉——进乎道:游乐山水的天
导言 001引言 001 一、脉承连续 001世界的层次性存在——特殊的社会阶层——从“祀礼”到“士礼”二、神圣传统 013神圣传统——艺术滥觞:沟通天地的手段——人物画的兴起与人性化的进程——书法取代绘画成为心性修养之径三、心性修养 031心性修养的新自觉——人的自觉与自然的发现总是相伴而来的——寄心性于山水:齐物的通达途径——道佛不分:方法上的相参资四、宗谢范式 043道释佛像:第三者的超然地位——绘画本体的自觉——进乎道:游乐山水的天然驱使力——畅神而已——坐实于形而不为形所累——扬疏抑密:道势的分庭抗礼——诗画合一——水晕墨章:对为画所累的反动五、非师而能 087意造——以道观器——一端之学六、私人状态 105从功能转变到本体开掘——从别出者到示范者——水墨泛滥:历史 的困境——富饶的贫困——古意:超前的理论规导——赵孟頫:历史的创造性转换——私人化取向:绘画本体化终结的必然——元四家:历史序脉中的一个新纪元——董其昌:起一代之衰的新权威——“四王”:依旧关乎当下——私人化的现状与文化公众化的要求七、当下问题 157问题:从出路到主流——不同的提法,共同的指向——主流与国际身份——判定标准——中西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主流与边缘——中西绘画的差异:人与物——把玩性与动作性——非还原性——图 式的普泛——重倡对象化——西方观念的引入与木刻运动——理论选择——再生的起点与背景状态新版跋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