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中心
主体解释学(1981-1982)

  • 定价:¥46.00
  • 著者:[法]米歇尔·福柯
  • 译者:佘碧平 译
  • 丛书名: 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出版日期:2010-09-01
  • ISBN:9787208094345B.830
  • 版次:02版01次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页数:447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

    福柯明确阐释了“修身伦理”在西方历史上的变迁。它历经了四个时期:古希腊时期,即修身只是贵族子弟成为未来统治者的必修课;希腊化—罗马时代,修身变成一般人立身处世的要求;基督教一统天下之后,“摈弃自身”成了新的律令;笛卡儿时代,“关心自己”转化成“精神关心”,即通过怀疑达到自我的确定性。福柯认为,修身牵涉与真理和权力的关系,当代责任伦理的缺点就在于把责任这个伦理概念法律化或科学化,它成了人们逃避成为道德责任人的手段。
作者简介

  •     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国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读于巴黎高师和索邦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和心理学文凭。1951年,通过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61年获国家博士学位。1970年被遴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丰,闻名于世的有《癫狂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癫狂史》(1961年)、《诊所的诞生》(1963年)、《词与物》(1966年)、《知识考古学》(1969年)、《规训与惩罚》(1975年)和《性经验史》三卷(1976,1984,1984年)。
        米歇尔·福柯是后结构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仅“谈玄论理”,而且还直接批评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文化”。

相关产品:
目    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