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序二第一章 方志学概述第一节 方志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方志学”名称的由来二、方志学的研究对象三、方志学的研究任务第二节 方志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一、方志学的特点二、方志学研究的意义三、方志学研究的方法第三节 方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方志学与历史学二、方志学与地理学三、方志学与考古学、经济学第二章 方志应用的再探讨第一节 方志的价值一、方志价值与功用二、方志资料的特点三、方志发挥作
序序二第一章 方志学概述第一节 方志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方志学”名称的由来二、方志学的研究对象三、方志学的研究任务第二节 方志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一、方志学的特点二、方志学研究的意义三、方志学研究的方法第三节 方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方志学与历史学二、方志学与地理学三、方志学与考古学、经济学第二章 方志应用的再探讨第一节 方志的价值一、方志价值与功用二、方志资料的特点三、方志发挥作用的规律第二节 方志与旅游一、旅游客体的宝库二、发展旅游的重要依据三、高级导游书与游踪录四、旅游有助于方志发展第三节 以志证史——以望江西圩为例一、西圩的修筑及其规模二、明清时的修治概况三、管理制度与措施第三章 方志发展史专题第一节 明代方志的兴盛一、关于明代方志的数量二、明代地方志的类型与流派三、明代地方志的特点第二节 高度成熟的清代方志一、《大清一统志》与方志二、乡土志的兴修第三节 民国方志的转型与创新一、古代方志到近代方志的过渡二、近代方志的成型三、伪满时期的修志活动第四节 新方志的盛况与总体评价一、新地方志的创立二、新地方志的大发展三、新方志选评第四章 台湾地区方志编纂研究第一节 三个不同时期的修志概况一、清朝的方志编修二、目据时期的地方史志编纂三、光复后志书编纂的兴盛第二节 方志体例与编纂方法的演变比较一、清朝时期大陆志书体式的移植二、“日式”志书的导入三、光复后志书传统的恢复与创新第五章 方志目录学第一节 方志目录学的基本问题一、论题的提出二、方志目录学的研究内容三、方志目录的类型划分四、方志目录学的历史分期五、方志目录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第二节 民国方志目录学研究之进展一、方志目录编纂的进程二、成果类型三、成就与特色第三节 建国后方志目录整理的成就一、馆藏方志专目二、馆藏方志联合目录三、方志考录与提要四、方志索引与修志目录五、对流散海外的方志整理第六章 中国地方志在日本第一节 日本大学图书馆中国地方志资源的访查一、缘起二、方志资源状况三、所藏方志的来源四、价值的评估第二节 孤本(崇祯)《嘉兴县志》研究一、有关著录问题的辨证二、版式及流失日本源流三、创、续之演变四、得与失五、明代修志规范化的例证第三节 孤本(光绪)《宁灵厅志草》考一、纂修人、纂修时间和志书流散二、《志草》内容三、体例与编纂方法四、价值与不足第七章 新志续修的理论探讨第一节 新方志的体例与篇目一、新方志的体例二、体例与篇目的关系三、新志的篇目设计第二节 关于“续修一、如何理解“续修二、“续修”的断限三、“续修”的篇目四、学术规范问题第三节 续修志书如何体现地方特色一、地方特色的界定二、如何把握地方特色三、体现地方特色的方法第四节 志间交叉重复问题的处理一、说交叉重复二、县志与县级市志、区志三、县志与地级市志四、县(市)志与地区志、州志、盟志主要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