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当《道德经》译本在欧洲大陆出现,开始引起教会方面的关注时,属日耳曼语族的英语和德语仍被视为蛮族语言。欧洲各国纷纷派出传教士来华传教,襄助他们的殖民扩张之际,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国正忙于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进行殖民扩张,尚未来得及关注远在东方的中国。故而,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时间较晚,但其译本数量却有后来居上之势。
本研究主要描述《道德经》文本在英语世界的行旅及因文本旅行所形成的世界想像。黄鸣奋认为“英语世界”现今主要包括以英语为母语、通用语和外国语的三个层面。以英语为母语的文化圈在发生学意义上仅限于英国;以英语为通行语的文化圈导源于英国的殖民活动,其地理范围为英国的殖民地或前殖民地;以英语为外国语的文化圈是由于各英语国家的对外影响而形成的,目前可以说覆盖了全球(当然不一定是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