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文化视点1贾樟柯获奖,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2名人博客:一面矫情无比的橱窗3论大学4谁是今天的“产业工人”5谁来终结大片的“黄金魔咒”6文化可以打造吗7“文坛”究竟是个什么“坛”8“粉丝”:挑战庙堂文化9如果把鲁迅“还原”为文学家10文学咋不关注农村11高贵者未必高尚,卑微者未必低贱12张颐武推崇的为什么恰好是章子怡第二辑 世象万千13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14是谁“消费”了我们的文化遗产15孔雀的悲哀16“烧画”就能“烤”到美协
第一辑 文化视点1贾樟柯获奖,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2名人博客:一面矫情无比的橱窗3论大学4谁是今天的“产业工人”5谁来终结大片的“黄金魔咒”6文化可以打造吗7“文坛”究竟是个什么“坛”8“粉丝”:挑战庙堂文化9如果把鲁迅“还原”为文学家10文学咋不关注农村11高贵者未必高尚,卑微者未必低贱12张颐武推崇的为什么恰好是章子怡第二辑 世象万千13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14是谁“消费”了我们的文化遗产15孔雀的悲哀16“烧画”就能“烤”到美协体制吗17面对冷漠,需要愤怒的咆哮18惨遭痛贬的北大副教授哭穷19高考中的“裸”与“不裸”20练习鼓掌与“做戏的虚无党”21女大学生当“性家教”何罪之有22娶木子美的可行性报告23女网友,脱裤子你也成不了“卡夫卡”第三辑 直抒胸臆24北大学者呼吁叫停战机突起天门洞的公开信25“冥王星事件”的时代新意26大学生能到总理身边实习吗27比论文格式化更可怕的是思维28当生命完全折合成钞票29站着还是躺着30残局“马后炮”不如开局“当头炮”31看谁更低俗:收视率指挥棒下的畸形32巩俐的泪水和“委员”的责任33谢有顺撞了贾平凹的腰34鸡汤类散文的游戏该歇了第四辑 热点聚焦35重拍《红楼梦》的冒险之旅由选秀开始36失去了位置也就失去了灵魂37“现代私塾”应该缓行38足疗成为支柱行业的启示和反思39金庸武侠剧能永远笑傲江湖吗40超女的雅俗和话语的霸权41反抗强奸:涉乎权利,无关贞操42古民居放在哪里才“适得其昕”43“国学短信”与传统文化普及44保护狼还是保护羊45李银河收费,有何不可46“明天/我/也是/诗人/啦”第五辑 社会杂评47中国最好的大学校长在哪里48中德官员对话录49从来就没有什么网络作家50当每条老街都被毫无生机的符号占领51中国足球是社会阵痛期的一个缩影52考你个汗流浃背53害怕感动54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55“仇富”的根子是“仇不公”第六辑 生活感悟56我们的理想齐剥剥57人……其实也是一只羊58名字的幽默59原来《红楼梦》还可以这样读60憋急了61如此多“焦”62婴孩有不出生的权利63不是天下母亲都无需回报64老妈的找乐生活65满足男人一生痴心妄想的七个女性角色66女人遭遇理想男人的数字想像第七辑 温柔一刀67俺们的提案“高薪养贼”68王蒙是文学大师吗69今后去银行,出门前带上“尿不湿”70《辞海》拒收“超女”,伺错之有71法庭院深深深几许72为艺术献身,我怕谁73一位学生家长致某市长的信74官员为伺乐于“题字”75农民工的“情人节”76对一位底层人物的采访77我的祖国太有钱了第八辑 烽火狼烟78谭盾凭什么要我让道79奥运会开闭幕式为伺迷信张艺谋80北大校长为何敢说谎81为什么我们总是“典型”82孔圣人不让离婚83卖国岂分大小84结婚证该不该设有效期85《夜宴》:缺少7最可贵的“人味儿”。86凭什么炮轰自考生87领导“降级”评劳模88学术界之无耻,是谓国耻89对林则徐的苛责是一种文化暴力第九辑 见仁见智90唐僧:史上最牛的“海归”91查无此兄,查无此弟92孔子塑像的“标准”与哈佛雕像的“谎言”93杨振宁也搞师生恋,为什么不开除94官场熟衷开会的经济学分析95苦译六十年,稿费知多少96如何给作文《贪官检讨》评分97屈原“代言”猪饲料委屈吗98城市为何容不下玉米和西瓜99看局长脸色的学问100“穷劳模”该不该捐慰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