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书生意气 一 没有“韶乐”的山冲 二 师范生的古文之恋 三 青春诗梦 四 逐浪于“五四”新潮 五 毛 杨爱情之歌 六 问一声“谁主沉浮” 第二部 马背诗途 七 诗人初领兵 八 “但看黄花不用伤” 九 春风得意马蹄疾 十 “心情又是郁闷的” 十一 《娄山关》:悲壮的复出 十二 让青山作证 十三 黄河《雪》词,黄土《祭》文
第一部 书生意气 一 没有“韶乐”的山冲 二 师范生的古文之恋 三 青春诗梦 四 逐浪于“五四”新潮 五 毛 杨爱情之歌 六 问一声“谁主沉浮” 第二部 马背诗途 七 诗人初领兵 八 “但看黄花不用伤” 九 春风得意马蹄疾 十 “心情又是郁闷的” 十一 《娄山关》:悲壮的复出 十二 让青山作证 十三 黄河《雪》词,黄土《祭》文 第三部 大旗初举 十四 在鲁迅去世的一年里 十五 化旧事,立旗手 十六 召唤“三千毛瑟精兵” 十七 “民族化”情结 十八 在边区“文化会”前后 第四部 延水风波 十九 整风前奏 二十 春天的骚动 二十一 “座谈会”始末 二十二 “想到这一点就高兴” 二十三 延安和征订的文化之桥 第五部 重塑文坛 二十四 开国放歌 二十五 新领袖与旧文事 二十六 在《武训传》批判前后 二十七 开火:从俞平伯、胡适到冯雪峰 二十八 “胡风事件”的变化 第六部 百花运动 二十九 京城外的漫游新唱 三十 热眼向洋 三十一 “百花齐放”的由来 三十二 营造1957年之春(上) 三十三 营造1957年之春(下) 第七部 风骚别出 三十四 文坛“反右”一角 三十五 民歌运动的兴与衰 三十六 浪漫年代 三十七 借古说今的诗文气象 三十八 徘徊之路:1959年至1962年 三十九 “打鬼”在冬季 第八部“文化革命” 四十 序幕:“两个批示”前后 四十一 风雨求“正道” 四十二 文坛领导人的陷落 四十三 远离北京的两步棋 四十四 期待辉煌:从现代戏到样板戏 四十五 1975年的特殊一页 第九部 晚年心曲 四十六 凭阑听雨:1965年至1966年 四十七 和“圣人”对话 四十八 捡拾千年烟尘 四十九 自述文心冷暖 五十 诗人的最后亮相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