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华夏音乐的滥觞原始音乐(远古-公元前2070年夏代始年)何为远古先民之乐?听唱劳作动情之歌。——歌谣图腾崇拜,投足以歌;操习干戚,百兽率舞。——乐舞戛击鸣球,击石拊石;如雷土鼓,群音之长。——乐器先秦雅乐的鼎盛夏商周音乐(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0年)六舞祭乐奉为典,等级乐教礼乐观。——礼乐华夏旧器,鼓为始祖;八音之中,金石为先——乐器“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乐律春秋战国音乐(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好乐怠于政”,唯享乐是用。“临淄富而实”,奏世俗之乐。—
自序华夏音乐的滥觞原始音乐(远古-公元前2070年夏代始年)何为远古先民之乐?听唱劳作动情之歌。——歌谣图腾崇拜,投足以歌;操习干戚,百兽率舞。——乐舞戛击鸣球,击石拊石;如雷土鼓,群音之长。——乐器先秦雅乐的鼎盛夏商周音乐(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0年)六舞祭乐奉为典,等级乐教礼乐观。——礼乐华夏旧器,鼓为始祖;八音之中,金石为先——乐器“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乐律春秋战国音乐(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好乐怠于政”,唯享乐是用。“临淄富而实”,奏世俗之乐。——社会音乐“满山谷是采芣苢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民歌“钟鼓喤喤,磬管锵锵”。“鼓琴鼓瑟”,“吹笙鼓簧”。——乐器“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乐律“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音乐美学思想“人类意识与宇宙共鸣”。——音乐表演汉魏清乐的兴盛秦汉音乐(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采歌谣,创新声;兴乐教,观风俗。——汉乐府“有箫笳者为鼓吹”,“有鼓角者为横吹”。——鼓吹乐“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相和歌与相和大曲“鼓砰砰以轻投,箫嘈嘈而微吟。”——乐器“唯琴工犹传楚汉旧声。”——琴乐与乐律理论魏晋南北朝音乐(221年-589年)江南吴歌,荆楚西曲;清商古乐,华夏正声。——清商乐“屈支国管弦伎乐,特善诸国”。——西域音乐内传“梵音屠音,连檐接响”。“丝管寥亮,谐妙如神。”——佛教音乐内传“八音弦为最,琴为首”,“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琴乐“越名教而任自然。”——音乐理论隋唐燕乐的繁盛隋唐五代音乐(581年-960年)“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民歌与声诗“合胡部者为宴乐”,“为诸乐之首”。——燕乐“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大曲“右多善歌,左多工舞”;“妙达钟律,遍工八音”。——机构与乐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歌舞优戏“瞻礼崇拜,效其声调”,“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变文说唱“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器乐“犯羽含商移调态,留情度意抛管弦。”——音乐理论宋元剧曲的称盛宋元音乐(960年-1368年)“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民歌曲子“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词调音乐“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弹唱乐北曲遒劲,南曲宛转;南北合套,更为新声。——杂剧音乐子弟会聚茶楼,挂牌习学乐器。——丝弦乐“超然远览,奋其独见”。——音乐理论明清俗乐的争盛明清音乐(1368年-1911年)“刊布成轶,举世传诵,沁人心腑”。——民歌与俗曲“笙歌鼎沸,灯烛辉煌”。——歌舞“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说唱音乐“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乱弹之最唯有皮黄。——声腔与戏曲“金吾不禁逐年新,鼓吹升平共闹春。”——器乐与乐种“中国乐律比我们更进步”。——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