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该书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指导,联系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程,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形成的过程以及与之而来的分配问题。该书认为,现代企业的“管理革命”、“资本革命”和“创业革命”使得价值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不再限于补偿生产过程的耗费,即C+V,而且要从m中提取额外的部分,用于补偿研发、营销、管理及财务等耗费。由此,C+V+m的价值公式让位于现代企业中新价值构成公式,剩余价值范畴让位于净剩余概念。同时,由于技术发明、市场营销和管理的职业化,出资、创业、管理三种职能的分离,现代企业中劳动者的范围大为拓宽,创造价值的劳动已不仅仅指生产一线上的劳动,而是包括创业、领导、管理、操作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劳动形成的组合劳动。相应地,净剩余也由过去的资本独占演变为由资本与劳动分享。两者的分享比例受创业必要资本量和劳动的人力资本特征(创新性、可测性)等变量的影响,而资本报酬及资本所有权存在的原因,则是资本的稀缺性。由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相互关系所赖以发生的制度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得我国各类企业中的资本报酬一般不再具有剥削属性,而成为多元利益主体构成的企业分层合约系统对资本稀缺性的市场确认。相反,那些破坏等价交换市场原则的种种掠夺性谋利行为,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剥削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