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二次革命不久还是失败了。8月3日,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他之前,宋耀如已经举家迁往日本神户。于是,孙中山决定先到神户,“与在东方饭店的宋某(嘉树)协商后再决定今后去向”。 此时,宋庆龄刚刚大学毕业,还不知道国内形势的反复。她放弃原定留美继续深造的计划,急切地踏上归途,准备为获得新生的祖国效力。接到父亲来电后,宋庆龄中途传道赴日。8月29日,宋庆龄带着一封致孙中山的私人信件乘船来到日本横滨,宋耀如和宋霭龄一起前往码头迎接。31日,宋耀如带着两个女儿返回东京孙中山寓所。为协助孙中山准备发动第三次反袁革命,宋耀如与宋霭龄同时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因此,宋家父女经常留宿孙宅,并频繁来往于东京和神户之间。在日本,宋庆龄渐渐熟悉了孙中山的革命工作和他本人。在孙中山患病期间,宋庆龄与宋霭龄一起看护左右。其时,宋耀如正身患肾病,但仍坚持为孙中山处理英文信件。由于不宜像日本方式那样长时间盘腿席地而坐写作,宋耀如就让宋庆龄帮助他,并且很快教会女儿协助孙中山工作。 1914年9月,宋霭龄回国与孔祥熙结婚。于是,宋庆龄正式接替姐姐的工作,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她兴奋地给还在美国读书的妹妹宋美龄写信说:“我从没有这样快活过。我想,这类事就是我从小姑娘的时候起就想做的。我真的接近了革命运动的中心。” 9月30日,为回答美大使馆讯问,孙中山列举袁世凯的罪状及其迫害国民党的毒辣手段。孙中山的发言稿“系由先生、廖仲恺、宋嘉树、宋庆龄执笔”。作为孙中山秘书的宋庆龄已正式身负其职,同父亲宋耀如一起积极协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三) 1914年11月29日到1915年3月10日期间,宋家父女的踪迹突然从日本外务省档案中消失。据《宋庆龄自述》称:为了使自己了解中国的真正事实和形势,宋庆龄决定再次赴美攻读新闻学。怀着这个目的,她与家人一起回了一趟上海。当时,宋耀如由于健康状况日差,“因此在其朋友的劝告下,回来请上海的专家看病”。回到上海后,由于父亲身体虚弱,宋庆龄不能再按原计划到美国了。 3月初,宋家又到日本。17日,宋庆龄到东京看望孙中山,孙中山亲往车站迎接。宋庆龄与孙中山在进行革命活动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之后,他们俩频繁单独会晤。宋耀如显然感觉到了这其中的异常,于是在6月再次举家迁回上海。 回到上海后,宋庆龄向父母摊牌,要求与孙中山结婚。但是,宋耀如夫妇对女儿的婚事早就另有打算,他们坚决不同意宋庆龄的要求,告诉她要把她嫁给上海一个名门望族的后代。他们认为:孙中山已经有了妻室儿女,他的年龄也不适宜作她的丈夫,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生活过于动荡不定,女儿嫁给他不会幸福。再则,宋耀如一向视孙中山为同辈知己,作孙中山的岳丈对他来说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宋庆龄见不可能取得父母的谅解,于是她做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举动--离家出逃。 1915年10月24日,宋庆龄在朱卓文(孙中山好友)及其女儿慕菲雅(Muphia,宋庆龄童年时代的好友)的陪同下,回到日本。此时,孙中山已经同前妻办理了离婚手续。次日,俩人便在日本朋友梅屋庄吉夫妇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 宋庆龄此举在宋家掀起了轩然大波。宋耀如夫妇看了女儿留下的告别信后,竟不顾年老体弱,紧接宋庆龄之后,乘下一班轮船赶到日本,想劝说女儿回家。27日,宋耀如夫妇来到孙宅。“母亲哭着,正患肝病的父亲劝着”,宋耀如甚至跑到日本政府去请求帮助。宋庆龄十分伤心,但是她坚决拒绝离开丈夫。这件事对宋耀如打击很大,他曾向挚友步惠廉吐露说:“我一生中从未受过这样的打击。我自己的女儿和我最好的朋友(结婚)。” 虽然遭受了来自骨肉和挚友的沉重“打击”,但是宋耀如是一个正直豁达的人。他对宋庆龄的深沉的父爱丝毫不减,他也依然忠实于孙中山的正义事业。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终于接受了女儿宋庆龄与挚友孙中山结婚的现实。宋耀如曾致函孙中山说:“我们永远不会做任何有损于你或你的事业的事。”没过多久,宋耀如夫妇就补送了宋庆龄一份丰厚的结婚嫁妆,其中有一套家具,一条绣着百子图的被面,一件宋老夫人成亲时穿的锦缎长袍。这些说明,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事已得到宋庆龄父母的认可和祝福。 婚后的宋庆龄以孙中山夫人的身份继续担任他的秘书,生活十分清苦。1918年4月,宋耀如病危时,宋庆龄正在广州协助孙中山开展护法运动。由于受西南军阀的排挤和打击,孙中山任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举步维艰。宋庆龄得知父亲病危的消息后,立即赶回上海,守护在父亲的身边。5月3日,宋耀如因胃癌逝世。 为父亲办完丧事后,宋庆龄又重返广州,协助孙中山为捍卫真正的民主共和继续斗争。为纪念故人,孙中山臂袖黑纱为宋耀如服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