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的儿童文学出版在近一年内也势头不减。如,虫二阅读文化坊的《文字·森林·海》(林世仁/著),天卫的《晶晶的桃花源记》不但作者是本土作家(哲也)和画家(陈美燕),而且故事创意也来自于本土文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国语日报、民生报在扶持台湾地区儿童文学创作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到内地的儿童文学作家,国内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几乎都在上述两社出过书,如曹文轩、沈石溪、周锐、张秋生、秦文君、张之路、葛冰、吴然。但出版后销售情况却和内地不完全一样,例如,内地校园小说由于两地学校情况的不同,销售在内地火爆在台湾地区则平平;而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由于其探险性和新奇性,在岛内的火爆程度似乎更胜于内地,2005年4月国语日报图书销售前十位的排行榜上,沈石溪的《牧羊豹》、《狼妻》独占两位。香港在2004年出版的儿童及青少年读物中,40%是本土原创作品,25%是翻译作品。在销售排行榜前20位中,儿童及青少年读物作者占3位,分别是罗琳的《哈利·波特和凤凰会的密令》、杨鹏的《木乃伊复活》、君比的《叛逆岁月——三个边缘少年的故事》,可以明显看到受哈利·波特热潮的影响,作品内容由以往的温馨转为富有想像力和奇幻色彩。
儿童文学方面虽无特别畅销的书,但读者群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少。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儿童阅读运动的深度推进;二是要拜赐公正的荐书机制。
台湾地区的儿童阅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各种读书会特别是儿童读书会遍布全台。根据台东大学人文学院林文宝教授在《台湾儿童阅读的历程》中所分析的原因,首先是民间意识的觉醒,然后是“公家”机构(行政机构、学术机构、文教机构)的介入,才使得阅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从1996年的“书香满宝岛”到2000年的“儿童阅读年”,官方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2004年台湾“教育部”甚至计划以故事志工代替服兵役。香港的阅读风气一向为人诟病。为提倡儿童阅读,政府近年也做了不少工作。如,“阅读星期天2003”活动、“我的阅读约章——一万儿童十万书”活动和提升家长阅读技巧的“阅读大使计划”活动。儿童阅读运动也给语文教学带来深刻变化,在台港地区,把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入语文教学中,对老师而言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台湾地区有完整而公正的荐书组织。如,“好书大家读”活动、“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联合报读书人最佳童书”。这些活动通过媒体传播,对童书市场起到了很好的正本清源、去芜存菁的作用。例如,已经举办46次的“好书大家读”活动,由文建会、民生报、国语日报、台北市立图书馆等单位主办和协办。由于推荐出来的好书在媒体上广泛报导,而且负责向图书馆和学校推荐,所以各出版社参加的意愿一直很高,在读者心中也很有信度,往往成为学校开展阅读活动的参考依据。
以上只是分三个方面对台港地区儿童的阅读情况做一个简要介绍,还有许多童书种类,如知识读物、传统文化读物等未归入分析之列,它们在台港地区的儿童阅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