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后成交均价仍上万元

从本周的情况来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市场火热程度不减,但政策面的调控力度在进一步地加大。3月16日,央行调整了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记者就此马上采访了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的意见认为,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此次房贷政策调整仍属“温和”, 还不足以对人们的购买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对于房贷首付比例提高到30%,其实上海的很多银行在此前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不过投资者必须留意到的是,此次房贷调整的政策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高房价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这是一项全国性的政策,但结合文中提到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以及此前上海的出台的相关“新政”,记者认为目前的关键点并不在于对这些措施的“解读”,而是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动向,高度重视日后可能出台的进一步的调控措施,它们的“杀伤力”就可能会加大。比如首付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就将对市场中人们的资金链产生考验。

    而从市场面的情况来看,记者本周特意对卢湾、徐汇、静安等中心城区的楼市作了一番考察,发现在这些区域里新盘已经成了“稀缺品”,无房可售的现象日益突出。

    另据上海房屋销售有限公司统计,从本周网上交易数据看,申城楼市走势继续强劲,房源供不应求的加剧使得中心城区高价房去化速度加快,带动本周全市均价首次冲高至每平方米万元以上。本周商品房网上交易总面积为58万平方米,与上周持平,全市商品房成交均价10083元/平方米。本周的成交面积排行榜基本换上了新面孔,虽然个案的交易量依然没有明显提升,但成交均价却普遍超过万元,成交主力已经转移至环内中高价房。可以看出,虽然政府的宏观调控已然给过热的房地产降了温,但各种迹象表明,投资客仍在高位“吃进”,普通购房者也因房源的紧缺产生恐慌性的抢购心理,未来楼市走势还需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从各方面善加引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