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是最为重要的工具书,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字典和词典。所谓“典”,就有规范、标准、法则的意思。所以,字典、词典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典范性,或者说是规范性。
在我国辞书史上,字书之称为“典”者,以《康熙字典》为始。在现代以词典命名的辞书中,《现代汉语词典》流行最广,影响最大,它是由国家指定编辑的确定规范的词典。1955年10月,我国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的措施。其中就有编辑现代汉语词典的课题。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责成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现代汉语词典》,以确定现代汉语的词汇规范。所以《现代汉语词典》正是国家指定编写的确定词汇规范的词典。字典、词典,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别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具有典范性是共同的。
正因为辞书具有规范性的特点,所以不言而喻,字典、词典都是要努力贯彻国家规范的,尽管词典有所谓描写型的、规范型的和实用型的区分,但是无论哪一种,都有贯彻规范的共同特点。最有权威的《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是由最高层人士指定的确定规范的辞书,它们并没有冠以“规范”“标准”的字样。因此,在刚结束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同志关于《辞书应慎用“规范”冠名》的提案是很有道理的。如因为有贯彻规范的特点就要给词典冠以“规范”字样,那差不多的字典词典都能加上规范的头衔了。这显然是不必要的。再说,在某种字典词典上加上“规范”、“标准”的字样,好像在说只有这种字典、词典是规范的、标准的,其它的字典、词典都是不规范、不标准的。在实际的宣传上,就有宣扬自己如何全面贯彻规范,而别的词典如何不规范的现象,这就是有意贬低其它辞书而进行不正当竞争了。最近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书名,在一座谈会上,人们对它就有不同的解读,什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贯彻现代汉语规范的词典”等,可见加上规范字样会带来什么影响了。这本词典的书名问题和就规范特点进行宣传的问题都是引起争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到,有些字典、词典,为了商业上的促销需要,竟在书名上狠下一番炒作功夫。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以“辞书大王”著称的王同亿先生就是在辞书书名上刻意求高求大求全的,什么“大全”“大典”“辞天”“高级”之类,成了词典书名的炒作用语。近年出版的一些不合格的和伪劣辞书,也是在书名上大搞这种炒作:“某某辞海”“大词典”之类,还伴以虚假广告宣传,搞乱辞书市场,进行不公平竞争。应吸取这种教训。所以,辞书书名慎用规范字样是正确的。但说慎用,并没有绝对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