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版语文》被审查停印

林长治:上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调来了一个市级优秀语文老师。他一来就给我们布置了三个任务。第一,背古诗词;第二,写日记;第三,改编名著名篇,童话故事。有个同学写“孙悟空和霍元甲打起来了的故事”老师给了满分。当时我们认为这个老师脑袋有问题,许多家长也不理解。但当我们班以全年级语文平均分最高的成绩升入中学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老师是在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开发我们的想象力。我们班同学大都从那时起就喜欢上了改编文章,现在他们有当法官的,有当军官的,还有我这样当编辑的,我们这些人完全没有被这个带坏啊! 

    郑州晚报:有人说《Q版语文》这样篡改、恶改一些经典课文是糟蹋文化精华,你认为呢? 

    林长治:我觉得至少是认真学过这些课文,你才能谈得上去改编,另外,如果读者没有认真学过这些课文,也会觉得我们写得为什么搞笑。就像你没有看过《西游记》再去看《大话西游》就不会觉得好玩。大家都知道美国大片《花木兰》,很多老外以前并不知道中国还有个花木兰,但是看了这个片子后,很多人回过头来去看中国这个民间传说,其实,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侧面的弘扬啊。 

  “语文教育扼杀孩子想象力”
    郑州晚报:你怎么看待社会上对你的作品的争议? 

    林长治:就像当年,我写沙僧日记的时候,它完全是给自己和同学写的,让他们看着好玩的东西,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现在的《Q版语文》也是,这么多人喜爱,也有这么多人批评,我感觉很正常。但现在一些批评已经不是批评了,几乎是谩骂和诽谤。什么书是垃圾,作者是弱智之类的,不过对于这些我都懒得辩驳,当初那个书商坑了我几十万,我现在仍默许他那个版本的《沙僧日记》在市场上卖。做人要宽容乐观,计较太多会很累的。 

    《Q版语文》本来就是写给那些学习,工作压力大的人看的,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身心能得到放松,它能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开发国民的想象力让大家在各行各业都能积极地想出新招,生产出有个性的产品,使中国在各方面都能走在世界前列,我想不出它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郑州晚报:一些人认为《Q版语文》对中学的语文教育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你怎么看中国的语文教育? 

    林长治:我觉得中国的教育体制早就该改革了,如果《Q版语文》能让促使中国教育改一改现在的体制,也很好啊。国外的小朋友做作业,有很多答案,老师会综合各方面给同学打分,而中国只有一种标准答案,你不是这个,老师就会给你打叉。这样就大大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Q版语文》就是想唤醒中国人的创新意识。 

  走的“无厘头文化”路子
    我的作品是“动画片脚本”郑州晚报:你的写作风格属于文学范畴么,你觉得这种写作是否威胁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林长治:我的文章不属于文学范围,我定义它为“动画片脚本”,这种写作是以“自语自乐”为主要目的,是大众文化,它和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区别。 

    这种写作方式只是传统文化的补充,传统文化的地位是任何流派都不能撼动的。大众文化则只需贴近大众,反映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状态即可,它可以随世事变化而自生自灭。 

    郑州晚报:有没有想过《Q版语文》会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你怎么看待“出版界的周星驰”这个称号? 

    林长治:绝对没有想过,这次引发这么大的争议,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可能是因为它改动了语文课本吧,所以有些人接受不了,这个我可以理解一样新生事物出现总会褒贬不一嘛,比如《大话西游》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就不理解嘛。现在呢,已经被奉为经典了。不过这个称号我很喜欢,但是我觉得我还没那么大的名气。 

    郑州晚报:周星驰是否是你的偶像,你的作品象他的电影一样形成一种“无厘头文化”的热潮,你觉得什么是无厘文化? 

    林长治:我喜欢他,但说偶像有点严重,我的偶像是李嘉欣、朱茵等大美女。无厘头文化就是幽默的一种形式,我觉得是周星驰把无厘头文化推向高潮的,但是我不模仿他,在我的文章里刻意地避免模仿他的语言。“无厘头文化”是一种让人轻松并爆笑的文化,它在压力如此大的社会很有发展前景。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