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小说:热闹的表象下面是贫瘠

    青春无敌,现在最能体现这四个字的威力的,除了娱乐圈,大概就是出版业了。走进书店,眼睛扫到之处,总有几本青春小说放在显眼的位置,而每个月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也总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最强劲时,占了半壁江山还多。打开当当网上书店的网页,小说中热门类别的第一项就是青春小说,共有740种之多,其中最近两个月出版的青春小说就达近百种。

    写青春文学的作者大部分也正青春年少,他们或记录校园生活,或抒发青春期的苦闷,或叙述动人的爱情故事,或描绘想像中的玄幻世界。郭敬明、张悦然、曾炜、苏德等一系列青春作家的走红,给了所有喜爱文学的青少年一个梦想:原来靠书写青春也可以一夜成名。于是网上有几十甚至上百部青春文学等待着买主,所有的作者都希望遇到一个发现自己的伯乐。同时,出版社也在寻寻觅觅,希望能发现第二个“郭敬明”,甚至有一家出版社还出版了署名郭敬明的青春小说,但此“郭敬明”并非写了《幻城》的郭敬明,如此猴急,让人哭笑不得。而且出版青春文学的出版社,不仅有文艺类出版社如长江文艺、花城等,还有少儿类出版社如浙江少儿、二十一世纪等,连一些平时不出文学书的社科、大学类出版社如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等也纷纷推出了此类读物。

    至此,青春小说的出版繁荣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繁荣就意味着畅销吗?记者查看了一下近一年来北京开卷畅销书排行榜,发现青春小说虽然在文学畅销书中占了很大比例,但几乎都集中在郭敬明和可爱淘两个人的书上,《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以及《那小子真帅》《那小子真帅2》《狼的诱惑》长期占据在排行榜上,间或有一两本别的青春小说忽上忽下。其他的畅销书排行榜如上海书城、当当网、新浪读书等,虽然上榜的青春小说要更多些,但大都昙花一现,常客还是这几本。

    这个结果也许是很多出版社并不愿意看到的。那么,我们的社会真的需要这么多青春小说吗?青春小说能带来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今后的走势又将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业内人士。

邵敏:模仿和跟风“会带坏市场”    《我为歌狂》《爱上爱情》《蛋白质女孩》《红苹果乐园》等一系列青春小说的走红,使上海人民出版社青春读物编辑中心主任邵敏的名字与“青春文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开发青春文学这个题材上,上海人民社是感觉比较灵敏、起步较早的出版社,但面对现在的这个市场,邵敏坦言压力很大。邵敏说他在去年就分析过青春小说的市场走向:想吃这块蛋糕的人会越来越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引起关注的绝对数不会因此而增加。现在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观点。邵敏说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模仿和跟风太多,有特色、有创意的太少。一本书只要走红,从书名、内容到装帧设计,几乎每个元素都有模仿者,“这会带坏市场,像当初的‘奶酪热’一样,令读者的胃口倒掉。”

    据邵敏分析,现在市场上的青春小说大致分为三类,走名人效应的、引进的和走原创道路的。他认为我们最缺的是第三类,虽然也有一些80后作家的作品,但邵敏觉得这类作品过于偏激和叛逆的色彩,对普通青少年来说是不适合的,所以“青春小说热闹的表象下面是贫瘠”。邵敏还指出了青春小说过于柔性的问题,谈情说爱、抒发苦闷的作品居多,表现青少年热血的、激昂的、刚性的作品太少,这也跟出版人缺乏开拓意识有关。邵敏认为,真正出色的青春小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出版人应该去创新和发掘,而不是盲目地跟风。

臧永清:如果没有新“星”,青春小说难免沉寂    一手缔造了郭敬明神话的原春风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臧永清说,像《幻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样销量超过100万册的青春小说是没有可比性的,这是一个奇迹,郭敬明已经被塑造成一个明星,很多人买他的书是为了追星,这是他的书出一本红一本的很大因素。但是追星是盲目和趋众的,追星族一般不论作品的好坏,只冲着人去,因此臧永清在去年也对青春小说市场下过同邵敏类似的论断:青春小说整体活跃,但不可能整体红火。

    臧永清说现在青春小说的搭车出版状况,只会导致出版资源被迅速践踏,所以他预测如果没有新的“星”制造出来的话,接下来青春小说会沉寂一段时间,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该读谁,这也是郭敬明的书持续走红的又一个原因。但他认为不能因此而放弃对青春小说的努力,毕竟这个市场还在,每一代的青少年都希望读到符合他们审美情趣的作品,所以他认为经过盘整,青春小说会再一次爆发。现在就看出版社如何去挖掘,去“造星”。

    青春无敌,青春也易逝,出版社要想“青春永驻”,的确得花一番心思,不是抢几个名人,搭几趟顺风车就能做到的。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