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杀进中国影业 华纳表态本土大片将会更多

所有在华合资公司法人代表均由中方担任,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也不例外,中资控股,三方合作采取了四三三的模式:国有企业中影集团占百分之四十股份,外资华纳公司占百分之三十,民营资本横店影视占百分之三十。中影集团的杨步亭将担任新公司首届董事会董事长;副董事长由横店集团和华纳兄弟娱乐公司轮流担任,华纳兄弟娱乐公司执行副总裁理查德.福克斯首次出任副董事长。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的总部设在北京,首任总经理将由现任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总经理的韩三平担任。这次合作意向从去年开始洽谈,但当时外资进入中国电影制片环节还是禁区,直到广电总局最近颁布了“允许投资者成立中外合资的电影制作及发行公司”这一新规定后,这个合资公司才得以上报商务部并获得批准。这无疑是今年震撼中国电影产业的头等大事,外国资本首次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电影制作、发行各环节,将对中国电影业的整体发展以至今后电影审查分级等系列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据华纳公司介绍,这个新的合资公司总部将设在北京,地点就选择在中影集团位于小西天的办公地址附近,便于随时交流沟通。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制片、发行等方面,合作导演会从世界范围内选取。目前主要制作华语片,所有导演将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新加坡优秀导演中选取。目前,冯小刚、何平、姜文三位内地导演都递送了自己的剧本,公司还在筛选中。还有两个原创动画片也在筹备中。至于公司挂牌的正式时间,要看在工商局的注册情况后,再选择一个好日子。 

华纳表态本土大片会更多  对于合资公司终于审批下来,华纳公司很高兴,华纳驻华代表艾秋生小姐认为,这是中国电影更加开放的标志,对中国电影非但不是打击,还是很好的促进。她说“电影局是有远见的,一下子把国外先进的推广、发行方面的知识和本土的优势资源和在一起,是中国电影生产的重大突破。”艾女士认为,中影集团的优势在于本土导演、剧本、制作人才非常多,华纳优势在于推广、发行,两者结合起来,更多好莱坞明星将有可能来到中国拍片,中国导演也将更多地走向海外,本土电影将有更多大投资、大制作,生产的影片质量、数量肯定会越来越高,是好事一桩。

  对外国资本的进入,业内一直有种“狼来了”的形容,对此说法,精通中文的艾小姐笑道:“不能这么说,你知道韩国以前投资电影的人很少,大家都做电子、汽车行业,没有人对电影感兴趣。几年前引进美国电影,很多人发现原来电影行业也是有价值的,结果很多人来做电影,韩国电影发展的很快。中国也是这样,我们的投资可以促进更多人关注电影,只要大家都来做电影,有信心,下决心开发国产片,就可以。我们不想影院只放一个国家的电影,美国片、中国片、法国片、韩国片都有才是健康的市场。” 

  除了合作公司,华纳还在中国入股了四家影院,上海、天津、西安、南京都有华纳参股的影院,北京也在规划中。华纳在中国内地不仅参与电影制作也参与影院建设是否也会引发这样的问题呢?对此,艾女士的解释很独到,“这不是因为影院的问题,我现在就在香港,香港也有很多合资影院,但香港电影发展就非常好。”不过,无论如何,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影院各环节,华纳无疑是海外公司里拔头筹的,路走得广泛而深入。 

民营公司 现在狼真来了  与中影集团的审慎态度和华纳的开诚布公相比,民营公司态度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好事一桩,有人认为狼来了。 

  北京保利博纳总经理于东说:“我也有点担心,现在进来的只是一家,以后肯定还有更多外资进入,最后会不会变成我们都给美国人打工?业内一直嚷嚷狼来了,现在狼真来了。” 

  不过,也有一些民营公司认为此事有利无害,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告诉记者:“合资以后股权上更畅通了,海外发行也有人卖力了。我觉得他们跟国内公司没有竞争,我们掌握着国内资源,他们只有寻求合作,共同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