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投资者眼中,中国股市还是一个新兴市场,各方面游戏规则常常变化,还不完善,上市公司的操作、市场基础都有特别之处。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股市会产生曲线型的往上趋势,而不是直线往上。会涨会跌,涨跌的原因有很多非市场性的因素。从中长期看,半年或者一年,股市将是上升的,现在是处于调整阶段。现在对股市的一些政策信号是很混乱的,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股市要涨不容易。
看好成长性公司 《理财周刊》: QFII最看好什么样的股票? 李湘伟: 中国A股长期呈上升趋势,撇开特殊的例子,大部分境外投资者还是买蓝筹股,或者是行业中领先者的股票,或者是在海外和香港上市公司中没有的这类股票。但最主要看好的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潜力和业绩的提升,这类公司股价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不是看好整个市场。虽然对于市场会作一些判断,比如,跌到1500点,觉得可能比较低了,而涨到1800点,可能又觉得太高了,这是一个因素。但大家还是以选股为主,原先都认为中国A股股价太高,但现在经过了调整,这个调整是比较正面的,是基于公司业绩的。从去年到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公司,其业绩表现或未来的经营获利预期比较高。 《理财周刊》: 投资A股市场的前景如何? 李湘伟: A股市场的有效流通不高,机构投资者看得上又具有一定流通性的股票也就200只左右,这个份额还是很低的。但能拓宽的空间还是很大的,200只以外还有未被发现的,还有新上市的股票。资本市场越来越开放,会有更多的好的企业上市。整个股市好的进来,不好的会被慢慢淘汰。 《理财周刊》: 近期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对股市会产生什么影响? 李湘伟: 宏观经济调整会令股市受到影响,但不会影响到根本。通货膨胀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者调高利率等,这些对股市影响都是负面的,但我认为都是短期的,除非调整的幅度非常大,造成资金供需失衡,现在还未到这样严重的地步。 《理财周刊》: 个人投资者是否要更倾向于让基金来投资? 李湘伟: 社会专业分工趋于细化,专业投资者慢慢会显示其优势,因为有了专业研究,他作出的判断就会比你好,所以赚钱比你多,这是从长期来讲的。不管是中国香港和台湾的股市,还是日本和韩国的股市,在股市中经常交易的个人投资者,永远是牺牲品。统计下来,散户是被上市公司、大机构或者庄家欺负的对象,没有哪个市场最后是散户赚钱最多的。
|